【摘 要】
:
微生态制剂在近些年来已较广泛的应用在猪的腹泻、鸡的腹泻和其他动物细菌感染性腹泻的预防和治疗,并且得到了比较理想的效果,而且避免了使用药物对人类的影响,但在家兔腹泻方面使用比较少。笔者在使用微生态制剂预防和治疗家兔腹泻方面取得了初步的成效,认为使用微生态制剂预防和治疗家兔多种原因引起的腹泻都有较为理想的效果,在某些方面可替代抗菌药物等,并且微生态制剂可有效降低兔舍内的有害气体含量、促进生长、提高饲料
【机 构】
:
保定职业技术学院 河北保定 071051 河北农业大学 河北保定 071001
【出 处】
:
2007年河北省畜牧兽医科技创新论坛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微生态制剂在近些年来已较广泛的应用在猪的腹泻、鸡的腹泻和其他动物细菌感染性腹泻的预防和治疗,并且得到了比较理想的效果,而且避免了使用药物对人类的影响,但在家兔腹泻方面使用比较少。笔者在使用微生态制剂预防和治疗家兔腹泻方面取得了初步的成效,认为使用微生态制剂预防和治疗家兔多种原因引起的腹泻都有较为理想的效果,在某些方面可替代抗菌药物等,并且微生态制剂可有效降低兔舍内的有害气体含量、促进生长、提高饲料利用率、抗热应激和缓解饲料更换应激的作用,是一个无害的生物疗法,可望能够立项进行更系统、更深一步的研究,以便更广泛的应用到养兔生产中。
其他文献
小蠹虫是林业上重要的害虫,其发生危害严重制约了我国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国内外围绕小蠹虫开展了大量研究,其中很多是关于小蠹虫化学生态学领域的研究。本文在查阅文献的基础上,对目前小蠹虫寄主选择机制及其信息化合物的研究进行了初步总结。小蠹虫入侵寄主过程可以用4个连续的阶段来描述,即扩散、选择、聚集和定居。小蠹虫寄主定位存在两种假说:随机降落假说和定向选择假说,每种假说都有其相应的证据支持;对于小蠹虫选择过
近年来食用菌产业发展迅猛,已形成菌种制作、栽培生产、鲜菇销售、加工制罐、出口创汇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格局,食用菌产业已成为大邑县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本文介绍了四川省大邑县食用菌产业发展的现状和成绩,产业发展的主要经验,以及产业发展的规划。
食用菌是福建的特色和优势产业,近年来发展的主要成效显著,主要表现在:位作用日益突出;珍稀品种得到发展;原料渠道不断拓宽;产业群集更加凸显。全省注重科技创新和转化,实施标准化生产,壮大龙头企业,提升产业素质等做法为食用菌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证。针对食用菌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八项相应的措施,在促进农民增收、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海峡西岸现代农业发展中正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银耳菌种质量对银耳生产的产量和品质影响极大。本文作者是长期从事银耳栽培大户,文中人实践中发现菌种质量低劣对银耳生产的危害进行阐述。
杏鲍菇是近年新发展珍稀菇品,本文阐述该菇生物学特性对理化条件要求;介绍菌种分离技术,尤其是突出分离部位的试验以及培养基对比试验。
本研究按照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保健食品审批标准,对灵芝组方后提取有效部份,进行保肝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以0.67、2.00、6.00g/kgBW剂量的灵芝益甘粉灌胃给予小鼠30天,并以四氯化碳造成急性肝损伤模型,灵芝益甘粉0.67、6.00g/kgBW剂量组的AST,6.00g/kgBW剂量组肝细胞坏死病变程度均低于模型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因此,灵芝益甘粉对化学性损伤有保护功能
本文测定深层发酵樟芝中的营养成分脂肪酸、氨基酸、矿物质、麦角甾醇、总三萜的含量。采用索氏抽提法测定樟芝中的粗脂肪含量,以气相色谱法(GC)测定其中的脂肪酸组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樟芝中的氨基酸和麦角甾醇的含量;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矿物质;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总三萜含量。结果表明樟芝中粗脂肪含量为11.61%,其中饱和脂肪酸占12.6%,不饱和脂肪酸占87.4%;樟芝中粗蛋白
东方医学十分推崇的灵芝可用于治疗包括肝病、Ⅱ型糖尿病、神经衰弱、高血压、癌症等多种慢性疾病。灵芝中的活性成分主要有多糖(如β-D-葡聚糖和糖蛋白)和三萜类化合物。体外以及动物实验表明,灵芝具有预防和治疗癌症的功效。以往的一项癌症临床研究表明,甘诺宝力一高纯度的灵芝多糖提取制物,能明显提高人体免疫机能,增强T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的活性。多个临床实验证明,含有灵芝的PC-SPES(草本提取
本文主要介绍了了我国食用菌发展的历程,总结了发展中所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了下一个"十一五"计划。
为了探索河北省奶牛隐性乳房炎的感染情况及发生规律,为防治该病及管理层决策提供信息支撑,选择河北省9个地区的6211头临床健康的泌乳奶牛24612个乳区,应用CMT法配合苛性钠法进行奶牛隐性乳房炎检测。结果显示:河北省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头阳性率为58.2%,乳区阳性率为39.8%;冬季乳区阳性率最低为33.2%,春季有所上升,夏季最高为46.6%,秋季有所下降;随着胎次的增加,阳性率逐渐升高,但7胎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