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治疗方法对银屑病样皮损大鼠模型疗效及β-内啡肽表达的影响

来源 :2009年京津冀地区皮肤科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rq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典型皮损为鳞屑性红斑。其病理变化为角化过度伴角化不全,颗粒层减少或消失,棘层增厚,表皮突下延,真皮乳头上延,其上方棘层变薄,毛细血管扩张充血,周围可见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等浸润。对本病的病因病机尚未完全明了,各种说法不一。目前研究认为银屑病是在多基因遗传背景下,涉及免疫、感染、内分泌、精神神经等多系统、多因素相互作用下,通过多种途径引起的银屑病皮损的发生。目前精神因素对银屑病的发病和加重已被许多医生注意,而针灸具有双向良性调节,改变精神应激状态的功效,所以推测针灸能够作为一种治疗手段治疗银屑病,此外多年的临床证明中药和针灸对身心性疾病有很好的调节作用,并且在银屑病治疗中已经取得了一定疗效,但对其机理的研究很少,仍不清楚。由于银屑病的发生涉及免疫、内分泌、神经等多个系统,那么中医药治疗银屑病作用的机制是否可通过神经-内分泌-免疫络中某些介导物质为媒介,在机体多系统、多层次、多靶点之间相互作用、调节、整合,使机体失衡状态恢复平衡,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其中β-内啡肽作为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间的共同介质能够使机体在不同应激条件下失衡的Th1/Th2型反应保持稳态,银屑病患者存在着Th1/Th2失衡状态;并且近年来研究发现β-内啡肽对皮肤的病理生理也有不同程度影响,如对皮肤朗格汉斯细胞、角质形成细胞、黑素细胞等有调节作用,而且除上皮细胞外,表皮和真皮内的无髓鞘外周神经纤维上同样有μ-阿片肽受体表达,部分外周神经纤维还能产生β-EP,因而在皮肤免疫、神经等多个系统发挥重要作用,所以本实验预探讨β-内啡肽在银屑病及其治疗中是如何发生改变的,是否可以作为研究靶点进行探讨。
其他文献
缺血性肠病是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一组具有一定临床病理特点的独立性疾病,是肠血管功能或形态变化等原因所致的肠壁血液灌注不良而引起的肠壁缺血性病变。病变局限在黏膜层和
为了指导我国神经外科医生正确使用脑保护药物治疗颅脑损伤病人,减轻脑功能障碍、促进脑功能恢复、减少不良反应、提高颅脑创伤病人治疗效果,减轻国家和病人的医疗负担。
本文阐述了制定深圳经济特区技术规范“农业转基因生物食用安全性要求和评价(SZJG/T23-2006)”的背景、思路、原则、概念、内容和方法,该标准由本文作者负责编写,于2006年8月15
目的:建立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快速测定尿样中铅、镉、砷、汞、铊5种元素的方法。 方法:尿样用2%HNO3稀释后,直接用ICP-MS进行测定,根据各个元素质量数、电离能大小
目的:建立食用物油脂中脂肪酸定量分析的气相色谱内标法。 方法:采用气相色谱内标法,内标物为C17:00甲酯.测定17种脂肪酸甲酯的相对校正因子(RCF)(以17:0为基准,即f17:0=1),分析
本文对基层疾控中心细菌性食物中毒的检验问题进行了探讨。食物中毒属于常见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在各种类型的食物中毒中,又以细菌性食物中毒最为多见。据中国食源性疾病监测网
有机磷农药是我国大量使用的一类农药,因其使用不当而引起的食品污染和食物中毒事件时有发生。对有机磷农药在农产品中的残留检测是食品卫生与安全监督的重要内容,也是全国食品
在蔬菜中农药残留检测的过程中,科学的抽样具有代表性这是首要的一步,获得样品后样品的萃取,随着检测方法手段和工具不同,而又有不同的方法和步骤。蔬菜农药残留用胶体金层析试纸
目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测试片在食品快速检验中的应用。 方法:运用微生物测试片生产专有技术研制成的一次性使用的测试片,对其特性进行了试验,并与国标法进行了对比。 结
人工关节置换在我国已经走过近六十年历程。新中国成立的开国初期,整个国家仍然处于巩固政权、抗美援朝的初创阶段,直到1957年南京总院范国声教授施行第一例JudtⅡ型人工股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