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心理素质是我国学者们在素质教育这个大背景下提出来的本土化学术概念,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心理学等文献中。它与西方近几十年来提出心理韧性在维护个体心理健康方面有着相似的共识,但在概念界定和结构成分等方面却也有着不同的理解。分析两者的联系与区别,有利于中西不同研究取向的整合与交流,相互借鉴,同时也为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和实践带来新的思路。心理素质是以生理条件为基础的,将外在获得的东西内化成稳定的、基本的、衍生性的,并与人的社会适应行为和创造行为密切联系的心理品质。它本质上是由认知品质、个性品质和适应性构成的相对稳定的心理品质系统,是一种心理体质,有别于本质上是健康状态的心理健康。心理韧性,最初是指帮助高危儿童避免伤害的稳定个体特征。后来,研究者为了争取政策制定者关注处于逆境的儿童,制定有利于儿童的保护政策和避免其将责任推卸到儿童自身,不愿或反对将心理韧性定义为个体的特征,而将其定义为一种消极或积极的结果,包括起保护作用的内部个体因素(情绪调控性等个体力)和外部环境因素(父母支持等支持力)。总的来说,心理素质和心理韧性均包括个体因素(即个体力或心理品质),对心理健康状态都具有直接效应和调节效应;心理韧性更强调情境的特异性,即在不同问题情境下研究其不同的保护性因子和危险性因子,成分变化不定,目前其概念尚未达成共识;而心理素质则更专注于个体心理品质的研究。采用中学生心理素质-修订版、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流调用抑郁自评量表、状态焦虑问卷、总体生活满意度量、修订后的积极情感消极情感量表对2106名中学生进行调查发现,心理素质总分与心理韧性的个体力的相关系数为0.698,与心理韧性的支持力的相关系数为0.423;心理素质总分与抑郁、状态焦虑、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系数为-0.508、-0.513、0.519,心理韧性个体力与这些心理健康指标的相关系数为-0.542、-0.578、0.527,韧性支持力和这些心理健康指标的相关系数为-0.432、-0.416、0.395。这表明心理素质与心理韧性的个体力存在着较大的重合,有别于外在的支持力,两者既存在联系也存在区别,心理韧性的研究结果可以为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关系模型的构建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