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烹饪教育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实践--基于广东第二师范学院的案例

来源 :第八届亚洲食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rymahoo19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等教育是"准公共服务产品",也可以看做是一种被选购的"市场性"产品,是经济社会供给侧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样适用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论.一方面是每年大量的优质生源不认可国内的高等教育服务而流向国外求学,一方面是人力市场不认可高等教育所提供的教育产品,导致大学毕业生大量积压(毕业即失业),高等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已迫在眉睫.本文以广东第二师范学院烹饪与营养教育专业建设的一系列改革实验,从教育理念、人才培养目标和方案、专业建设思路及体系、课程教学以及培养结果等方面尝试进行讨论并响应高等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其他文献
纵观中国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饮食文化,火锅作为一种饮食文化,具有较强的文化特征,并与时俱进地获得了较好的发展.每一个时代,都能够赋予火锅独具特色的文化内涵,从而形成了火锅的文化特色.但是,无论火锅如何的发展,火锅所蕴含的文化与精神就是"和而不同"的文化寓意.重庆火锅文化当中所彰显出的中华传统的"和"文化与"和"精神,在大中至和的"和"文化当中,也体现出了"和而不同"的文化寓意,而这也体现出中华传统
本文对苏帮菜的历史、特点与产业发展现状进行了系统梳理,也对于苏帮菜进行了线上线下针对性调查分析.苏帮菜由于其"精"的特点,更倾向于餐馆苏帮菜的发展,故主要以松鹤楼、得月楼的经营状况和发展战略为例,辅以石家饭店的失败案例,分析了在这个挑战和机遇并存的节点下,两者在连锁化经营、产业化发展、菜式创新和品牌推广等各方面的发展状况.在调查中发现苏帮菜在目前发展道路上的一些桎梏,并就苏帮菜的未来针对本地籍各层
溯源天津卫庶民的早点食俗,探讨天津早点这一在漕运文化基础上形成的典型快餐式民间饮食的现状与发展.阐释以"煎饼果子"为代表的天津早点制作工序,描述"二嫂子煎饼果子"百年文化传承下的家族企业故事,探讨其代际传承之间的运营模式变迁与实践策略调整.面对现代市场经济,探寻"二嫂子煎饼果子"传统再生产过程中于保留与调适间的机遇与挑战.阐明网络背景下,媒体互动、文化展演、个体传播等不同主体介入对传播煎饼文化的功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中国居民处于营养变迁阶段,肥胖及膳食相关慢性病的高危人群不断增加,其原因可能在于某种或某类食物摄入情况有关,因此对各地居民膳食摄入变化趋势及差异分析十分有必要.本文以"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项目2004-2011年间4次调查中有膳食调查资料的调查对象作为研究对象,使用SPSS12.0软件对数据库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分析了中国九省区居民10类食物、宏量营养素及能量摄入变化趋势,旨在了解
作为《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导演,本文作者以其最新作品——6集纪录片《鲜味的秘密》为例,阐述了同样以"美食"为载体,主创团队是如何完成媒体表达的多重创新.作为全球首部详尽探索"第五味——鲜"的纪录片,《鲜味的秘密》不仅在微观世界的分子层面揭示了鲜味的科学本质,更有纵观百万年的鲜味历史和涵盖欧亚7国的地域文明和饮食文化,从而呈现出"人类餐桌"万千年的丰富变化和无尽可能.除内容外,该片在艺术表达上同样进
作为饮食话语的组成部分,中国饮食术语在海外的译介对于中餐文化对外传播而言举足轻重.当代法国食学界已对"菜"、"面"、"饼"等中餐食物名的演变进行了研究,并对各种中餐烹调技法名的体系进行了研究,也对一些菜肴的制备法进行了详细的译介,却尚未对中餐菜肴名的法译进行系统性的研究或制定规范.提出了"主材+技法(+其他成分)"这一法译中餐菜名的基本结构,其中"主材"和"技法"为必要的基础成分,辅材、调味、器皿
本文以探讨饮食与互联网相结合下的当前国内城市消费者饮食生活新模式为研究内容,采用问卷调查法,就诸如外卖、生鲜电商等热点问题展开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当前城市消费者对外卖食品的需求进一步扩大,方便快捷是人们选择外卖食品的最主要因素;与此同时,外卖食品的增多也加重了国内食品安全问题,带来了更多的环境污染.2.随着冷链物流、船冻等技术的发展完善,中国生鲜电商市场发展迅速,
移动互联网时代到来,为了满足广大社会公众的需求,故宫在博物院运营模式上相继创新,从传统过渡至新形态展示方式,也为了能增进社会公众的互动关系,故宫提倡了体验营销的创新服务.本研究以故宫饮食文化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其体验营销的构建过程.研究结果显示,移动互联网时代故宫在博物院运营模式上主要通过O2O线上线下资源整合,来提升其整体的功能性、品牌性、体验性、参与性.故宫作为一个特殊政治的文化场景,社会公众在
餐桌礼仪是饮食时遵守的规定,可能还包括餐具的礼仪.餐桌礼仪与进食用具、餐桌布置、饮食行为紧密相关.汤匙和(或)筷子、碗和盘子、桌子是用餐的主要工具.与他人一起进餐是一种社交体验,这将有助于建立全面的关系.不同的文化对应不同的餐桌礼仪规则和标准.韩国传统的餐桌礼仪起源于三国时期,并且多年来发生了一些变化.餐桌礼仪的正规教育的目的是要对食品生产者、厨师和一起进餐的人保持谦逊的态度,最终控制人的适度的欲
由于黄土高原的不良生态,华夏先民特殊饮食模式是饭-菜搭配,决定了中式烹调的原理是"以水制火".在漫长的演进中,水、火关系的调控经历过三次提升:"煮"的隔离对峙→"蒸"的融合为"汽"→"炒"的直接冲突."炒"是中餐技艺的顶峰,也是水火关系的奇妙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