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3例脂肪肝患者的中医辨证分型规律研究

来源 :第十六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oyao20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应用多元分析研究脂肪肝的辨证分型规律,为建立脂肪肝的辨证标准提供流行病学依据; 方法:采用"以病统证,病证结合"的研究模式,应用临床流行病学研究方法,通过多中心、大样本的临床调查研究,应用EPidata3.1软件建立脂肪肝中医证候表观数据库,综合应用多元统计方法,研究脂肪肝辨证分型规律; 结果:本次调查由上海龙华医院、第一人民医院和安徽东至中医院完成,共调查脂肪肝患者793例,平均年龄为50.7±14.0岁,男女比例为1.77:1。(1)脂肪肝常见中医症状依次为倦怠乏力62.67%、烦躁易怒46.28%、眩晕44.26%、口咽干燥42.12%、面红41.11%、脘腹痞闷40.23%、视物模糊39.97%、腹胀36.82%、健忘34.05%、头痛34.05%、腰膝酸软34.05%、耳鸣耳聋32.41%等;(2)因子分析提取出公因子肝肾不足、阴虚火旺、肝郁脾虚、脾虚、脾虚湿阻、湿热内蕴、血瘀、痰湿内阻。因子组合以1~4个最常见,因子得分以1~2分多见;(3)聚类分析结果提示脾虚痰瘀互结、肝肾阴虚、脾虚痰湿中阻、脾虚湿热内蕴和肝郁脾虚湿阻型占调查总数的80.6%,其余患者为无症状型和其他型; 结论:(1)多元分析可以揭示脂肪肝的辨证分型规律,公因子肝肾不足、阴虚火旺、肝郁脾虚、脾虚、脾虚湿阻、湿热内蕴、血瘀、痰湿内阻是脂肪肝的基本证型,脾虚痰瘀互结、肝肾阴虚、脾虚痰湿中阻、脾虚湿热内蕴和肝郁脾虚湿阻是本病常见的复合证型;(2)本病病位在肝,与脾、肾关系密切,脾虚为本病基础病机,痰、湿、瘀、热、肝郁为本病病理要素,肝肾阴虚是本病的特殊病机,可能与患者年龄和伴发疾病(糖尿病)有关。
其他文献
慢性肝病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微循环障碍,与瘀血的形成有密切关系。白氏等研究提出:血瘀型病理改变特点为结缔组织增生和假小叶形成。本研究旨在通过观察舌下络脉,探讨随着疾病程
本研究设计了急性肝衰竭大鼠模型,并用谷氨酰胺进行防治,观察了肝脏、肠道病理变化和肠道细菌移位,探讨了谷氨酰胺对肝衰竭肠道细菌移位的影响及可能机制。
目的 建立肝纤维化组织双向凝胶电泳图谱,初步分析蛋白质组的变化与差异表达.方法 利用2-DE分离肝纤维化组织和正常肝组织总蛋白质后,经图像分析识别差异表达的蛋白点,应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鉴定差异蛋白质,并用Western印迹方法对其中3个蛋白质的表达水平变化进行验证.结果 比较分析肝纤维化组织和正常肝组织的2-DE图谱,找到差异蛋白点59个,其中在肝纤维化组织表达上调30个,下调29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基线HBV DNA水平与肝癌之间的关系。 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肝癌组及对照组病例1996年的血清HBV DNA水平,并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
会议
20 0 2年 11月在我国广东省出现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 (severeacuterespiratorysyndrome ,SARS) ]已在全世界肆虐了 5个月之久 ,截止 4月 2 6日在我国内
本研究采用以针灸为主中西医结合治疗乙肝后肝硬化30例,并设对照组30例,观察了患者的肝功能及细胞免疫功能,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本研究通过借助蛋白芯片技术,对与慢性肝病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的7种细胞因子进行高通量、平行检测,探讨了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肝硬化患者中医证型与7种细胞因子的相关性
军队医院感染的监测、控制、管理及防治关系到广大指战员身体的健康 ,因此 ,它不仅仅是满足于平时救治工作的需要 ,更要着眼于突发事件、自然灾害和战争环境下医院感染控制的
碾压混凝土技术是干硬性混凝土利用土石坝施工工艺,以振动碾压压实的一种新的混凝土施工技术,突破了传统的混凝土大坝柱状浇筑法。它具有机械化程度高,缩短工期,简化施工程序,节省
目的:观察温脾汤在原发性肝癌动脉灌注化疗栓塞(TACE)术后以及原发性肝癌动脉灌注化疗栓塞十部分脾塞术(PSE)术后出现腹痛的治疗效果。 方法:回顾性研究符合入先标准的33例7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