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通过8周的教学训练实验得出的数据纵向分析跳深训练对短跑支撑摆动技术的影响,并对跳深训练是否能够提高短跑成绩进行实证。本研究是基于短跑专项技术训练和专项力量训练为主的训练理论研究,通过对具有代表性的专项力量训练手段进行实证研究,能够对专项力量训练的科学化提供重要借鉴。研究方法:训练实验法、运动学测试分析法、数理统计法、数据标准化处理法。研究结果:1)跳深训练实验后运动员100m、立定跳远等身体素质指标显著提高(P<0.05)2)跳深训练实验后重心水平速度、步频、单步时间、腾空时间以及步长均表现为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腾空距离、腾支距离比和前支撑距离表现为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前后的支撑时间没有差异,但腾空时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3)跳深训练实验后动员支撑阶段支撑腿伸髋角速度增加,伸髋角度、屈髋角度减小,屈髋速度、大腿剪绞速度增加,减少制动,支撑腿大腿剪绞幅度增加(P<0.05);支撑腿膝关节平均角度增大,缓冲幅度减小,摆动腿膝关节角度减小,折叠更紧,摆动更快,膝点速度增加(P<0.05);支撑腿平均踝角减小,屈伸总幅度增加,摆动腿平均踝角减小(P<0.05)。研究结论与建议:1)跳深训练对2016级田径专选班的14名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和百米成绩有显著提高。立定跳远和原地摸高的显著性增加表明跳深训练能够综合提高运动员下肢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爆发力水平,增加运动表现。而60m和100m成绩的增加则表明运动员的快速反应能力、加速能力、速度水平和爆发力水平整体增加。2)跳深训练对运动员的整体运动学特征有一定影响。主要表现在腾空时间以及单步时间的减少,腾空距离的增大,步长增加,步频加快,从而使重心水平速度有显著性提高。3)跳深训练对运动员的下肢运动学参数有一定积极影响。跳深训练实验后运动员支撑腿髋关节伸髋角度变小,趋于合理化,伸髋角速度明显加快,摆动腿屈髋幅度增加,屈髋角速度增加,髋关节整体做功范围前移,更多在人体额状面以前,两大腿剪绞速度加快,剪绞幅度增加;支撑腿膝关节刚度增加,离地膝角趋于合理化,摆动腿着地膝角离地膝角均减小,摆动腿膝关节折叠更紧,前摆速度加快,膝点速度增加;支撑腿踝关节着地角减小,平均踝角减小有利于着地时的缓冲,减小制动。4)跳深训练的高度以及间距选择应根据实验对象或训练对象的训练水平和力量水平来调整,并且不同运动项目对于跳深训练的负荷量和负荷强度的选择也不尽相同,应根据不同项目的技术特点来确定。由于本实验对象选取的是本科大二的田径专选班学生,运动水平较低,所以在跳深训练强度和量的选择上较小,每节训练课每人跳深总次数不大于50次。5)在进行跳深训练实验的过程中,安全问题应是一切的前提,在训练课上教练应认真检查跳台稳定性,确保不会晃动,并且根据运动员实际情况选择适宜高度和间距,如果对运动员了解程度不够,建议从较低高度开始,应首先对运动员教授跳深技术保证运动员在跳深过程中动作规范完整,有助于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和提高训练效率。6)跳深训练方法和手段应多样化,本实验后期也采用了一些辅助工具,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增加训练趣味性,提高运动员的训练积极性。而跳深训练本身比较枯燥,容易造成运动员反感,所以建议在训练课中多加入一些其他训练方法手段,多角度多平面的提高运动员的训练水平,长时间使用某一种训练手段,其效果可能适得其反。7)关于训练效果迁移的问题就需要与专项技术特点高度结合,每次训练课都应加入一些近似专项技术特点的训练手段,把力量训练效果与专项技术相结合,这样才能达到训练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