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本文以清初满族著名词人纳兰性德为例,结合清朝初期时代背景及纳兰性德自身经历,论述纳兰性德佛学思想产生的过程及佛家思想在其词文中的体现。
【机 构】
:
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院,北京,100081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清初满族著名词人纳兰性德为例,结合清朝初期时代背景及纳兰性德自身经历,论述纳兰性德佛学思想产生的过程及佛家思想在其词文中的体现。
其他文献
从清末以来,中国社会就进入近代转型期。本文研究这一时期的文化转型与政治变革的关系。通过文化与政治意义的界定,介绍了文化与政治的关系是互动的关系,不是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不是主从关系。政治觉醒带动文化趋新,文化觉醒给予政治重大的反作用。
民国初期是中国社会由传统向现代转变的关键时期,也是新旧思想更替的重要阶段。民国初期道德观念发生变化,本文围绕着如何看待传统道德和如何建设新道德等问题,思想界的争论作分析。一种思想认为圣人之言和传统的伦理纲常是天经地义的道德规范,另一种认为传统道德会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而不断进化。
汉学与宋学之争是清代特有的学术现象。如果以嘉道时期为界把清代分为前、后两个时明,那么在前期是汉盛宋衰。这两派论争,汉学采取攻势,占了上风,宋学居于守势,处于下风。而在后期,即晚清时期,随着宋学的“复兴”改变了以前汉、宋对峙的格局,出现了有利于宋学的变化。然而,晚清的汉、宋之争没有演化成旷日持久的对垒,最终被调合汉、宋的潮流所取代。从“鼎峙”到“合流”,就是汉宋学两方之离合交融在晚清经历的轨迹。
是否可能以及斯在价值差异、多元的条件下达致一种价值共识,这是迫切的现实与理论难题。本文在多元主义质疑的基础上阐述了可能性的理由,并归纳了目前达致价值共识的六种主要路径:意识形态建构、价值的社会契约、重叠共识、视阑融合、合理交往、价值澄明。文章最后指出,各种路径的共同关注点启示:追求价值共识要注重政治条件、语言基础和公共性的研究。
本文试图以佛教思想发展为线索,运用模式转换(Paradigm Shift)理论,分析早期佛教的“无我”到大乘佛教“如来藏我”模式的转换。
本文将以简化的研究者、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三者关系架构,来探讨当代“人间佛教学”研究领域之治学发展课题,其他诸如学会组织、学刊出版等其他学术建构机制,暂不讨论。
中国禅宗起源於佛陀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大迦叶尊者会心微笑而成为传佛心印的第一代祖师,直至菩提达摩东来中土传授禅法,而成为中国禅宗的第一代祖师,依次传予二祖慧可、僧璨、道信、弘忍,而成东土五祖,弘忍後出惠能与神秀,禅宗即形成惠能南宗及神秀北宗两大系统。本文试图探讨东土五祖及北宗神秀、南宗慧能等祖师的之禅法核心思想与修持方法,寻求对中国禅宗禅修方法的整体理解,以做为提供现代禅修者禅法思想及实践之参考。
一般的心理学所研究和说明的只限于平常心理或精神的种种现象,而对特殊心理或精神及其功能方面的研究却是有限的,而藏传因明学不仅研究和说明了平常心理或精神的种种现象,而且还涉及了超然境界的超然心理或精神因素。因此,研究和探讨藏传因明学的认识论和心理学部分,对丰富和发展现代认识论和心理学具有独特的现实意义。本文就藏传因明中“正确认识”和,“非正确认识”与“错乱认识”和“非错乱认识”四认识范畴之内涵及相互关
本文对楼宇烈先生近年有关禅的本质和修行方式的开示进行了初步的分析,特别是对其“做本分事,持平常心,成自在人”的三句语进行了包含作者的理解的论述。
纵观历史,汉、藏佛教交流史,“顿渐之净”是汉藏佛教史上规模很大、影响很深刻的一次交流,是一场高水平、深层次的汉、藏佛教对话。“顿渐之净”的影象极为深远,至今很多人对汉藏佛教的认识仍停留在“顿渐之净”上。但是,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时推移,应物变化,随顺万物而与“物俱往矣”。我们应根据中国现在的国情,加强中国汉、藏佛教内部交流、对话,提高互相之间的认识,增强中国佛教内部的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