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油机双进气道三维实体造型及流场数值模拟

来源 :中国内燃机学会第六届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mpan_n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介绍了柴油机双进气道设计的一种现代方法,即应用反向工程技术实现气道三维造型,并应用CFD软件FIRE对其实现气道—气门—气缸内气体三维数值模拟,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对进气道气流流动特性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出对于切向进气道的单进气道布置以与气缸切向布置最佳,因这样能产生相对较大的涡流,双切向进气道因前后两股气流产生干涉,会造成少量的流量损失,但却会增强缸内的涡流.
其他文献
对一台1.342升稀燃汽油机的NOx排放进行了研究.机内净化和排气后处理并行,一方面采用稀燃、快燃(滚流)、推迟点火的可控燃料新方案来降低NOx的机内排放;另一方面,采用原位合成的分子筛稀燃催化器Cu-ZSM5对NOx排放进行后处理.在稀燃发动机典型工况下,在保证燃油经济性较原机改善14.8﹪时,NOx的排放最低可以达到133ppm.在排气温度处220℃-450℃之间,NOx的排放均处于250pp
阐述了CA6110ZLA3型车用柴油机排放控制方法.提出了具体的技术措施,通过提高喷油压力、加快喷油速率,改善喷雾质量,延迟喷油定时及优化匹配涡轮增压器等技术进行优化匹配试验,有效地降低了NOx和PM排放,使该型柴油机排放达到了欧Ⅱ标准.
本文建立了适用于柴油机负荷调整和故障诊断的数学模型和新的故障诊断方法,根据船用柴油机的具体特点,选取循环功、排气温度等9个热力性能参数为监测参数,实现气缸漏气、负荷变化等6种故障原因的故障诊断.
介绍了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构成内燃机动态监测系统的原理、方法,分析了虚拟测试系统的实现技术以及一些测试模块的组成.
为满足CAI燃烧过程及其控制规律的研究,不仅要对稳态数据进行研究分析,还要对燃烧的瞬态过渡过程进行分析.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PC机的CAI测控及燃烧实时分析系统,采用PCI总线高速A/D、D/A卡和多串口数据采集和参数控制;利用多级缓存、多线程、显示缓存等技术,提高采集和数据处理速度.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运行可靠,操作方便,为探索CAI燃烧过程及其控制规律,提供了较先进的试验研究手段.
本文针对CAI燃烧始点、燃烧持续期、工况拓展以及边界过渡的几大难点,通过内部EGR的方法在单缸机上研究了不同EGR、不同转速和空燃比下,火花点火对CAI燃烧过程的影响.并且给出了在稳定CAI运行工况以及CAI运行边界以及CAI边界过渡下,火花点火对 CAI燃烧的不同作用.结果表明,火花点火对稳定CAI工况的CAI燃烧始点,CAI燃烧持续期、最大压力升高率和循环变动等燃烧特征参数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同
通过对风冷汽油机起动、突加和突减负荷三种过渡工况下缸盖的测度测量,获得过渡工况下缸盖温度变化曲线.在实验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稳态温度场的计算获得缸盖各表面的边界条件,由此建立有限元三维不稳定传热计算模型.并以一过渡工况的温度变化为例进行模拟计算,结果较好,为进一步研究非稳态热负荷提供了依据.
目前,国内内燃机铝活塞的材料仍普遍采用ZL108或ZL109铸造铝合金,铸造工艺大多采用手工重力浇注方式,性能差、效率低、工艺落后.少数企业引进国外活塞毛坯重力浇注机,虽提高了生产效率,改善了铸造质量,但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现代高速、高负荷发动机对铝活塞的要求.对于增压柴油机,由于其燃烧室温度比普通发动机高100℃以上,因此将铝活塞大多设计为环槽镶奥氏体氏铸铁圈,头部设置内冷油道等.不但工艺复杂,也大
论文利用HYDSIM软件,搭建了共轨燃油系统的仿真模型.利用该模型对高压共轨系统用电控喷油器的主要结构参数对针阀运动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最后利用建立的模型和有限元分析软件对船机用共轨系统共轨管的结构进行了初步仿真研究.
由于新造船舶的趋势正在向大型化、自动化方向发展,而且我国目前生产的低速机均为引进技术,因此我国船舶低速柴油机与国外的差距主要表现进一步提高单机功率,采用高压共轨燃油喷射系统、智能化电子控制系统,进一步提高低速柴油机的可靠性,改善低负荷性能,降低油耗,控制NOx排放,提高安全保护控制性能等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