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导师制对博士生的影响

来源 :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iryc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98年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开始大规模扩招,作为高等教育的一部分,研究生教育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这既为培养更多社会高端人才提供了机会,也产生了研究生培养质量下降的问题,而导师制作为我国研究生的主要培养方式,对研究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以博士研究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于2004年对五所研究性大学的博士生进行调查,调查内容是"研究生学习与生活调查".通过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发现,(一)导师作为博士生的互动性重要他人,对博士生的入学动机产生主要影响;(二)同属于初级群体的导师和博士生,他们之间的互动对博士生的学习和科研产生主要影响;(三)导师制的功能:是一个影响学生学习、科研,并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过程.
其他文献
本文探讨了中国社会学社区学派的教育制度研究传统的形成、研究传统存在的缺陷及最新的发展趋向.作者认为,中国社会学社区学派在教育制度研究方面有较多学术积累,并以人类学色彩的社区研究为特点,但这种研究传统在研究领域和研究方法上尚存在一些局限,在研究现代社会中的教育制度方面力有不逮,需要通过借鉴西方相关理论(如组织研究中的新制度主义)丰富和发展,以拓展社会学在场域层次上对教育制度和教育组织进行研究的能力.
首先分析二战后的60年里,在学生数大幅变动的情况下,日本政府是怎样改善学校教育条件和水平的,其次,对近年来学生数减少对教育条件的差距和平等带来的影响进行考察。最后,探讨一下对于教育改革,教育社会学能做些什么.
Part I of this Paper gives close attention to the role assigned to various forms and formats of Education in President Hu Jintaos 2007 Report to the 17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PC. Patt Ⅱ focuses o
美国的「把每个小孩带上来」法案(No Child Left Behind Act,NCLB)于2001年12月经美国参众议院审议通过,为了不让任何学生落后,美国布希总统唤起国人加入崇高行动行列.该法案以实施「绩效责任」为核心、以改进学生学习成果为目标,绩效表现的内容:包括高中以下学生英数两科之测验分数达到精熟度的比例、高中生毕业率,以及适任教师的比例为主要的评监项目.NCLB设有奖惩机制,符合绩效
笔者试图探究以平等为取向的民族教育政策在实践中是否贯彻、如何贯彻它所秉承的理念、以什么样的具体途径运行,在其运行过程中存在什么样的矛盾、冲突,它的执行结果如何、对目标群体的生活有什么样的影响,如何建构着人们对它的认识和态度(即人们是如何进行选择和行为)等方面,以从中揭示不同时期民族教育政策所蕴含的平等、权益等核心问题是如何在不断地被阐释,为理清民族教育政策遇到的问题和困境提供一些启示。但由于民族教
教学规范习俗化是指教师、学生以及学校管理人员在学校制度、纪律、规则和群体环境的影响下,不断实现教学要求的统合与内化,最终在观念、意识、行为等方面达至高度程式化和惯常化的变化过程.全面把握学校教学规范习俗化是变革传统学校制度和建立现代学校制度的重要思想基础.在学校生活中,教学规范主要表现为制度、组织、学科、意识、事务和物质六种形态;国家意志、专业研究、传统规则和群体、个体意识是教学规范习俗化的主要来
被制度层层选拔出来的好学生具有表征意义。对国家而言,好学生反映的是国家在特定时期的注意力分配问题;对生产出好学生的学校来说,好学生是学校利益和荣誉的象征;对好学生个人而言,能够成为好学生是个人具有能力和与能力相应的意志付出——"苦行"的证明.
本文主要目的是借由分析台湾高中课程改革的脉络,指出台湾高中课程改革所遭遇的困境,包含由上而下课程架构规划的问题,以及由下而上的升学考试文化的牵制。希冀借由这样的分析,能突破点状式课程改革的局限,探索社会文化面向对课程改革的推力与阻力。本文特别建议高中课程改革除了考量国际发展趋势外,必须要切中国内升学文化影响高中课程运作机制之相关因素,方能寻找有效策略,逐步摆脱升学考试的紧箍咒,营造完整的配套机制,
基于古典文明复兴的人文教育不能为现代人奠定最恰当的人性秩序和政治秩序,还能找到怎样的出路呢?现代人心秩序和政治秩序究竟需要奠基何处呢?本文试图沿着卢梭在其教育和政治思想中所提供的基本思路,来探索这个问题.
本文以华东师范大学的学生选举(包括人大选举、校学生组织选举、院系学生组织选举、班级选举)为例,揭示了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行为中存在的诸如参与度较低、卷入程度较低以及态度较为消极等问题,剖析了大学生政治参与行为背后的教育学外部原因如社会文化原因、家庭教育原因以及教育学内部原因诸如学校教育原因、同伴群体原因、举行选举的组织原因、选举时的直接情境原因等,以期为提高大学生政治素养提供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