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专业的二维课程体系结构

来源 :2013年全国自动化教育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ricxinst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探讨了高校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结构问题,研究了课程体系的组成及课程之间的相互逻辑关系与先后顺序.根据自动化专业课程的分类与层次,提出了一种X-Y二维结构的课程体系描述方法,更清晰地表现自动化专业的课程体系结构,对制定教学计划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其他文献
针对大学生在实施创新项目中遇到的问题,研究了大学生创新训练通识教育课程建设方案,设计了课程内容和结构安排,制定了课程培养目标和教学方法及培养策略方案,由引导学生“兴趣驱动”激发创新热情到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作风和科学精神,从而提高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
面向未来是我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培养方向之一.在自动化专业核心课程建设中,要有战略眼光和前瞻意识,既要坚持自动化专业特色,又要把握未来的自动化技术发展方向.夯实自动化基础理论知识是前提,搞活工程性强的自动化实践教学是出路.特别是针对新兴市场发展需要,探索培养大学生工程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的新途径.
配合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国家发展战略,结合兰州理工大学的人才总体培养目标,制定专门性人才培养方案;实施“两长一短”三学期制;将课程合并、统筹;重点课程通过校企合作,联合培养;鼓励采用互动式、研究式等多种教学手段;建立专兼结合、长短相辅的师资队伍,为自动化专业探索了科学合理、校企结合的卓越工程人才培养之路.
强化培养大学生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是“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以自动化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中低年级学生“单片机实训与综合实验”二级项目的建设为教学案例,按照卓越工程师培养标准,借鉴CDIO的教学理念,利用基于项目的课程组织原则,以工程项目实际问题解决为导向,采用理论、实训和项目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借鉴社会上短期职业技能训练的经验,探索在暑期四周集中时间进行实训,完成从单片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高等教育的普及,对一般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也在不断地提出新的要求.我校自动化专业一贯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近几年实施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工科专业的学生应该适应市场的需求,拓宽专业口径和方向,跟踪新的技术,加强工程实践和创新的能力.实施结果证明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符合社会经济建设对专业应用型人才的要求.
本文介绍了工程教育认证的目标及其特点;阐述了高校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类专业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取得的进展及其在工程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基于本类专业的认证实践,本文对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类专业的工程教育和专业认证提出了几点改进建议.
控制理论在武器装备的自动化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不仅是控制理论教学中的重要内容,而且蕴含着大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在高校人才培养中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我院在火力控制工程、导弹工程、无人机工程等兵器专业开设了“自动控制原理”课程,由于我院各专业均有明确的应用背景,在系统梳理地方院校相关教材的基础上,将兵器中的有关控制系统贯穿于教材全过程中,以突出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在对基本理论、基本方
针对自动化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工程实践教学资源不足,理论教学与科研、工程应用脱节等问题,开展了通过系列案例教学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机制与模式的探索与教学实践.针对专业特点,在不同教学阶段引入具有典型性、系统性的实际工程案例,提高学生对专业及专业知识直观性、系统性、深刻性的认识,拓宽专业视野;通过分析和参与实际案例(设计、竞赛等)工作,突出综合运用专业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使大学生专业综
近年来,高校自动化及相关的电类专业越来越多的学生应聘于日资企业,即具备专业知识技能,又同时具备日语交流能力的学生受到日资企业的欢迎.为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针对自动化及相关专业的特点和实际工作需求,开设少学时的科技日语选修课,有针对性地介绍日语基础知识、日常工作用语、专业日语词汇、车间中各类标识词汇等内容,具有很强的必要性.
为了改变当前高校毕业生不能平滑适应工作岗位的现状,本文提出了“围绕一个目标、采用两种模式、提升三个能力、整合四种资源”的办学思路,通过系列具体举措,如阶梯式实践体系、校企工程实验中心、新型教学团队建设、多类课堂融合等方式,建立了一种校企深度握手的“无缝对接式”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以解决各行业领域迫切需求的工程技术应用人才培养之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