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孩子共享自然--杭州西湖景区自然教育课堂实践分享

来源 :2017杭州第四届全国自然教育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gl_futur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然界是人类智慧的导师,人类与自然本为一体.我们的孩子对大自然更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亲近感,大自然是开启儿童智慧和心灵之窗的钥匙.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为AAAAA级国家风景名胜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每个景点都有自己的特色.作为一名景区工作者,每天都感悟着一草一木间的美,与大自然有一种自然的亲近感.针对现在孩子普遍具有的“自然缺失症”,渴望带领孩子们走进大自然,唤起他们最纯真的天性.
其他文献
本文着重介绍了八达岭国家森林公园自然学校运营管理实践,主要包括自然体验教育课程研发、场馆建设、利用新媒体开展宣传推广、开展行业间合作等情况,并分析了运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完善自然教育基础设施,提升自然学校品牌效应,加强团队人才建设,不断丰富体验课程,开展公园、场馆与自然教育的良性互动等对策.
2016年11月30日,国务院印发的《教育部等11部门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明确指出推动和发展研学旅行的重要意义,确定了“研学旅行是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衔接的创新形式,是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是综合实践育人的有效途径”.《意见》中,还将开发课程、建立示范带动作用基地、打造精品研学线路、探索完善研学旅行发展体系作为工作目标,在教育和旅游发展领域,充分肯定了推动发展“研学旅
随着国家政府和民间层面对自然教育越来越关注和投入,越来越多的人员投身自然教育,很多人期待通过系统学习自然教育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使自身或机构能更好地带领公众亲近自然,重建人与自然的联结.本文以乐享自然工作室从2015年起组织开展的自然教育者养成计划暨资格认证体系(Nature Educator Program)为例,分享乐享自然在开展自然教育从业者培训过程中的经验,为如何推动因地制宜的人才培养与可持
现阶段自然教育行业已有火爆之势,然而已有的培训周期长,人才产出极其缓慢,培训后人才流失大,不足以满足自然教育人才市场的需求.如何压缩培训周期,加快人才产出,如何再进行实践、促进导师进一步学习是极其重要的.一是将培养体系模块化,拆分成满足各类人群的课程,面对不同的潜在师资,进行专项培训;二是将课后实践设计进整体的培训方案.由此总结出自然教育人才培养的设计思路有两种,一种是面对特定需求,进行专才培养;
慕课,即大型公开在线课程(Massive Open Onlie Course,MOOC).本文介绍了康奈尔大学在美国培养环境教育人才的情况,以及与国内环境教育人才培养合作的经验和计划,并以《城市环境教育》在线课程为例,探讨如何通过在线学习来提高环境教育者理论和实践的综合能力,以增进全球环境教育者的交流学习.
在香港生态旅游的热潮下,生态导赏员应运而生.作为一个新兴的职业,导赏员是生态旅游的核心人物,对导赏员的管理势必走向规范化,在这个过程中,旅行社开设系统的专业培训课来提高导赏员的能力,另外也设立R2G保障人员的质素.为更好地解决人才培训中遇到的问题,本文最后用17年的经验总结出人才培养的方向,希望在一系列的课程培训和管理机制下,香港生态旅游的发展越来越好.
自然教育人才培养小组是在2015全国论坛之后自发组织的一个合作小组.两年合作以来,小组探讨了合作开发人才培养体系的可能性,并且设计了一个基础培训.本文介绍了人才体系的要素以及基础培训的主要内容.
许多研究指出,流动儿童存在若干特定的心理问题或人格缺陷,需以适当方式加以干预.本文针对此问题,通过准实验研究方法,运用艾森克人格量表,以北京的典型打工子弟学校学生为实验对象,验证和探讨自然体验学习作为教育干预工具对流动儿童人格培养的影响.研究表明:①自然体验学习对被试的人格发展有显著影响;②自然体验学习促进被试人格朝着健康人格方向发展.据此,自然体验学习可以成为小学生健康人格培养的有力工具.
自然体验师培养的是以“自然”为介质,以“体验”为主体活动形式,以“师”为出口的成人环境教育体验带领者的培训,以激发体验者的意识、唤起情感共鸣、学习相关知识、促进并达成有效的行动为理念,目标是培养中国自然教育行业的从业者、教育者、引领者.培训采用“多入口”参与方式,让每位体验师从不同角度、不同活动特点,迅速建立并强化这种“联结”.培训结束只代表真正实践的开始,“多出口”人才输出梯队适应不同类型的体验
红树林基金会(MCF)自2012年成立以来,立足深圳,通过创新、创建社会化参与的自然保育模式,致力于以红树林为代表的滨海湿地保护,与政府合作,利用公园和保护区的自然资源,目前创建了6个自然教育中心,通过以推动湿地保育为目的的教育活动,发展支持滨海湿地保护的支持者群体.本文主要以MCF首个自然教育中心——福田红树林自然保护区为例,从“深圳湾的历史变迁”“积极的湿地管理”“基于场域的自然教育”等方面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