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研究噪声暴露对昆明小鼠耳蜗血管纹血管周围巨噬细胞(PVM/Ms)的损伤及影响。方法 选用耳廓反射正常的健康成年昆明小鼠,体重20-45g,雌雄不限,随机分为正常组和噪声组,每组25只。噪声组小鼠暴露于120dBSPL的白噪声密闭环境中(每天上午9时开始)每天4小时,共持续2天。正常组无噪声暴露史。用Click、tone-burst程序测试噪声暴露前后各组的听性脑干反应(ABR)阈值。利用免疫
【出 处】
:
中华医学会2016全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中青年学术会议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噪声暴露对昆明小鼠耳蜗血管纹血管周围巨噬细胞(PVM/Ms)的损伤及影响。方法 选用耳廓反射正常的健康成年昆明小鼠,体重20-45g,雌雄不限,随机分为正常组和噪声组,每组25只。噪声组小鼠暴露于120dBSPL的白噪声密闭环境中(每天上午9时开始)每天4小时,共持续2天。正常组无噪声暴露史。用Click、tone-burst程序测试噪声暴露前后各组的听性脑干反应(ABR)阈值。利用免疫荧光技术、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成像技术和western blot、qRT-PCR技术观察研究血管周围巨噬细胞(F4/80染色)及紧密连接蛋白ZO-1、occludin、VE-Cadherin的变化。
其他文献
目的 对语后聋成年人工耳蜗植入者的音乐感知能力和音乐欣赏水平进行评估,并探讨二者相关性.方法 对43例植入术后半年以上的语后聋人工耳蜗植入者(CI组)(男性29例,女性14例,年龄38.47±15.55岁)以及40例听力正常者(NH组)(男性21例,女性19例,年龄26.53±6.94岁),使用人工耳蜗音乐评估软件(Mu.S.I.C)评价两组受试者的音调辨差阈值、旋律及音色感知识别率;使用慕尼黑音
目的 了解护理专业学生在临床实习早期的主要心理压力源,并提出相应对策,对实习护生进行必要的压力干预或提供减压技能的相关指导,帮助其适应临床实习期间的学习和生活。方法 自编问卷调查了120名护理实习学生的实习期压力感受,在护理实习学生进入临床科室实习的第二个月开始发放调查问卷,于当月实习结束时及时回收问卷。调查问卷共设置19个问题项目,其中包括护理实习学生在实习所在地区、医院环境、科室环境、人际关系
目的 通过探讨高压氧治疗噪声性耳聋的时间点和疗效的关系,为临床应用提供直接的实验依据.方法 取清洁级健康白色红目、ABR阈值正常的豚鼠35只,雌雄不限,体重250~300g.随机分成3组,空白对照组5只;噪声组15只;噪声+高压氧治疗组15只(压力为2ATA,疗程10天),分别于噪声暴露后即刻、7天后、14天后给予高压氧治疗.给予脉冲噪声(压力峰值142dB SPL,脉宽0.25ms)连续暴露10
目的 探讨Mondini畸形的听力障碍患者影像学分型与听力学表现两者间相应的特征关系,研究两者的特异性表征,并探讨Mondini畸形各种听力学检测的特征。方法 通过收集从2003年至2015年到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确诊的Mondini畸形患者的病例资料,排除中外耳手术史、外伤史、颞骨骨折病史的患者,共84耳,对其影像学资料和听力学资料进行分类统计分析,影像学采集使用薄层扫描CT或MRI,听力学检
目的 急性肺栓塞(APE)是临床上的急症之一,但在喉部肿瘤术后不常见且是非常严重的并发症,多数患者发病隐匿,治疗及护理不及时患者的死亡率非常高。通过我们对病情的观察及精心的护理,使患者早日得到康复。
目的 在年龄相关性听力损失患者及听力正常对照者中,探讨miR-34a及其下游靶基因SIRT1、Bcl-2、E2F3在血浆中的表达差异,分析其与听力的关系。方法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耳鼻喉科门诊收集年龄相关性听力损失患者及听力正常对照者血液,提取血浆RNA行qPCR,对血浆中miR-34a及其下游SIRT1、Bcl-2、E2F3的表达量进行检测。并与纯音测听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目的 探讨个性化护理在导航鼻内镜下行鼻颅底手术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将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我科住院的80例鼻颅底手术的患者作为调查对象,2014年1月至12月的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法实施护理,2015年1月至12月的患者作为实验组采用个性化护理的方法实施护理,比较两组疗效。
目的 利用基因诊断的方法,调查厦门市特教学校耳聋患者的常见分子病因,本文着重进行SLC26A4基因全序列突变分析。方法 调查对象为厦门市特教学校155名重度患者。所有受检患者均采集外周血并提取DNA,进行SLC26A4基因编码区20个外显子测序,对携带SLC26A4基因突变的患者行高分辨率颞骨CT检查,甲状腺功能及甲状腺B超检查。
目的 探讨鼻中隔软骨肉瘤的临床表现、病理特征、鉴别诊断,及鼻内镜下应用等离子技术完整切除鼻中隔软骨肉瘤的探索。方法 对2例罕见的鼻中隔软骨肉瘤的临床表现、病理特征、影像学特点、鉴别诊断,治疗方式,预后及复发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
目的 建立颈部副神经节瘤术前颈动脉风险评估体系并验证其可靠性.方法 2003年3月至2015年5月,研究组对45例颈部副神经节瘤纳入颈动脉风险评估体系,其中单侧病变39例,双侧病变6例;年龄25-57岁,平均年龄39.4岁;恶性2例,良性43例.评估体系流程:1)术前shamblin分型,包括部分纤维型shamblinⅡ和Ⅲ.2)内容:DSA返流压定、颅内前后交通支造影和临时球囊栓塞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