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该文对一种新型带扩张段的切向进气式中心旋流燃烧器在受限气流中的冷热态流场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在试验中,利用五孔探针测量了流场中的二维速度分布,并利用热电偶测量了不同切向进气压力下的出口温度分布。试验表明:冷态时,在中心旋流燃烧装置中,存在一个对稳定火焰非常有利的大而饱满的逆流区。热态下,逆流区的范围缩小;各速度分量均较冷态时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带扩张段的中心旋流燃烧器消耗较少的气量就能有效地强化燃烧
【机 构】
:
株洲南华动力机械研究所 航空航天大学
【出 处】
:
中国航空学会第十一届燃烧与传热传质学术会议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文对一种新型带扩张段的切向进气式中心旋流燃烧器在受限气流中的冷热态流场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在试验中,利用五孔探针测量了流场中的二维速度分布,并利用热电偶测量了不同切向进气压力下的出口温度分布。试验表明:冷态时,在中心旋流燃烧装置中,存在一个对稳定火焰非常有利的大而饱满的逆流区。热态下,逆流区的范围缩小;各速度分量均较冷态时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带扩张段的中心旋流燃烧器消耗较少的气量就能有效地强化燃烧,改善燃烧性能,使火焰长度大大缩短,出口温度分布更趋均匀,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故障摇臂进行外观检查、断口宏微观检查与分析、故障件表面金相检查及分析、硬度检查等,最终确定了故障摇臂断口的高周疲劳断裂性质,明确了导致摇臂过早发生疲劳断裂的直接原因是摇臂在工作过程中受到振动载荷的作用,根本原因是摇臂表面线切割重熔层中存在的微裂纹,并提出了改进建议。
本文叙述了采用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银铜线和铜磷钎料中的银含量,其方法原理、分析步骤、标准曲线的选择、干扰元素的影响、仪器最佳条件的选择、结果的数据处理,探讨了该方法的准确性和精密度。
本文利用SiC与碳基材料复合,采用原位合成技术制备了一种新型碳陶瓷复合材料。采用XRD和SEM技术分别表征材料的相组成和微观形貌结构,并利用万能材料试验机测试了复合材料的抗压和抗折性能。XRD测试结果表明,SiC改性碳陶瓷复合材料中没有新相产生.由SEM照片分析可知,SiC的掺杂破坏了石墨原有的层片状结构,并在碳石墨材料中观察到颗粒状晶体,随着SiC掺量的增加散乱分布的晶粒有聚集长大的趋势,造成碳
本文针对真空高温合金叶片铸造中晶粒度超标的原因,对其使用的陶瓷型壳内表面进行了分析与究。通过实验和相关的测试分析找到了影响晶粒度细化的原因,制造中在陶瓷型壳表面形成的SiO2薄膜阻碍了钴离子的活化。给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采用高温焙烧的办法可以去除SiO2薄膜,活化钴离子,达到细化晶粒的目的。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稀土离子Eu3+掺杂的TiO2薄膜,并用二(4,4-二羧基-2,2-联吡啶)合二异硫氰酸钉(Ru(dcbpy)2(NCS)2)对TiO2薄膜进行敏化。用X射线衍射(XRD)和原子力显微镜(AFM)表征了TiO2薄膜,并研究了掺杂对TiO2薄膜的微观结构和光电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TiO2薄膜主要为锐钛矿型晶型。Eu3+的掺杂可使TiO2晶粒细化,增加比表面积从而提高TiO
等通道转角挤压是一种能有效细化材料的微观组织,提高材料综合性能,改善难变形材料成形性的新技术。本文采用商用有限元软件DEFORM-3D的热力耦合分析技术,对TC4合金的等通道转角挤压工艺进行了数值模拟.着重探讨了温度、变形速度、及润滑条件等工艺参数对挤压过程中坯料温度场的影响。为工艺实验的进行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本文以普通商用TiO2为原料,与铝粉、碳化硼进行自蔓延(SHS)高温合成TiB2/Al2O3复合材料,通过差热和X射线衍射分析,确定了TiO2、Al及B4C的反应机制,得到了生成TiB2/Al2O3复合粉体的最佳工艺条件。测定了TiB2/Al2O3复合粉体相关的力学性能,得到材料的抗压强度为82.1MPa,抗弯曲强度为87.3MPa.利用SEM进行形貌分析,观察发现生成相中存在大量的气相或气孔,生
通过大量的工艺试验,确定了采用16Cr3NiWMoVNbE材料加工的零件进行氧磷化处理的工艺方法,并摸索出了氧磷化溶液配方及工艺参数。由于16Cr3NiWMoVNbE材料合金元素复杂,采用普通磷化工艺造成了大批零件腐蚀.为了在该材料的零件上形成具有耐蚀性能致密的磷化层,通过试验确定了氧磷化工艺并摸索出了最佳工艺参数。
以钛酸四丁酯为前驱体,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多孔纳米晶TiO2薄膜。用X射线衍射仪分析薄膜的相组成和TiO2晶粒尺寸.通过比较不同钛酸四丁酯与水的比例与TiO2薄膜外观和晶粒尺寸的关系,确定溶胶-凝胶法中钛酸四丁酯与水的最佳比例.试验结果表明,当钛酸四丁酯与水配比为10:0.5~10:1时,得到的TiO2薄膜表面均匀平整,无微开裂现象。
一种先进的直升机既是经过技术创新设计出来的,也是采用科学先进的材料加工工程制造出来的,两者既相互制约,又相互促进。本文从工程实践角度介绍和分析了我国直升机产品研制五十年的若干经验教训,并从21世纪直升机技术发展的新进展提出了对材料加工工程技术的新课题、新思路、新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