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器件γ瞬时辐射的脉冲宽度效应研究

来源 :中国核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tv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工作从实验测量、模拟计算、理论分析几方面研究半导体器件的在不同脉冲宽度下的辐射损伤规律.对三种半导体器件进行了不同脉冲宽度下的瞬时辐射损伤实验测量,实验测量结果表明,辐射损伤阈值随脉冲宽度的增加而降低;建立了2 μm CMOS 反相器的模型,对其辐射效应进行了模拟计算,得到了闩锁阈值与脉冲宽度的关系曲线;从瞬时辐射损伤机制入手,对辐射损伤的脉冲宽度效应进行了物理分析和模拟计算,给出了不同损伤机理下辐射损伤与脉冲宽度的关系;结合实验测量结果、模拟计算结果及物理分析,初步得出了半导体器件瞬时辐射损伤的脉冲宽度效应数学表征.
其他文献
采用实验和Monte Carlo模拟计算相结合的方法,确定了一台HPGe探测器的锗晶体死层厚度和冷指井尺寸,建立了HPGe探测器的MCNP模型,经实验验证运用模型计算值与实验值之间相对误差最大为7.87%.
采用MS 中CASTEP 模块中的密度泛函理论方法,计算晶体的能量随体积变化的关系(E-V 曲线),运用准谐振子得拜模型研究了压力从0 到100GPa、温度从0 到2000K,晶体LiD的热力学性质,包括热膨胀系数α随温度和压强的变化关系,体弹模量B0 随温度的变化,热容CV 与温度和压强的关系.预测了LiD晶体在高温、高压下的热力学性质.
采用EGSnrc 蒙特卡罗计算程序计算了60Co 射线由水吸收剂量转换到硅吸收剂量的转换系数,该转换系数是半导体器件辐射效应研究中经常用到的转换系数.应用EGSnrc 程序模拟了辐照源及硅和水模体,确定出60Co 射线在硅和水中的电子平衡厚度.采用2 种方法计算出了水到硅的剂量转换系数,一种是能注量平均法,另一种是剂量比值法.结果表明两种方法计算出的剂量转换系数与国家标准方法计算结果符合得很好.这
大亚湾反应堆中微子实验的物理目标是精确测定中微子混合角θ13,需使用185 t 掺钆(质量分数0.1%)液体闪烁体作为捕获中微子的靶物质.经过对多种液闪溶剂和配体等的筛选,研制出一种具有透明度高、发光效率高、长期稳定、低毒、安全、不腐蚀罐体、低放射性本底等优点的掺钆液闪.经模型实验(750 L 掺钆液闪)长达2 年的表征,该液闪衰减长度达15 m(430 nm),发光效率是蒽晶体的53%,超过2
掺铈铝酸钇镥(LuAlO3:Ce 或LuAP:Ce)晶体是少数能同时满足高密度、快衰减、光输出较高的无机闪烁体之一,有望应用于脉冲辐射测量领域,提供更佳的时间分辨率.对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提供的Lu0.3Y0.7AP:Ce 晶体样品的发光特性进行了测量.分别在253 nm 高功率汞灯和60Co 源激发下,测量了晶体样品的激发发光光谱,得到晶体发光光谱中心波长在380 nm 左右.在紫外激光脉冲激发下,
使用西北核技术研究所自主研制的存储器辐射效应测试系统,选取了0.25 μm 工艺4M 容量和0.13 μm 工艺16M容量的CMOS随机静态存储器(SRAM),在西安脉冲堆进行了中子辐射效应实验,研究了CMOS SRAM 在反应堆中子辐射环境下出现的效应现象.两类存储器存储单元的翻转随中子注量的增长均无明显阈值.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认为两类深亚微米的SRAM 在西安脉冲堆的中子辐射出现了单粒子翻
利用加速器电子束处理工业污水是一个可选的途径.实验的目的是观察单独利用加速器处理污水和处理后再进行生物处理的联合效应.实验的方法是先对四类印染废水分六个时段用加速器电子束照射,结束后对每个水样检测;然后将预处理后的四个水样进行生物处理,再检测.实验的结果是:加速器单独处理平均CODcr 下降了70.04%,再经过生物处理下降了94.26%,效果明显.结论:电子束和生物技术组合处理印染废水的实验效果
铂-金-碳纳米管(Pt-Au/CNTs)纳米复合材料的辐射法制备,是在醇水体系中利用γ射线辐照使铂离子和金离子还原并承载到碳纳米管(CNTs)上.通过改变吸收剂量(从16 kGy 到70 kGy 的梯度变化)和添加表面活性剂的相关研究,得出了吸收剂量和表面活性剂在体系中对Pt、Au 的还原率,Pt-Au 沉积在CNTs 上的分布及其粒径大小的影响.采用扫描电镜(SEM)和元素能谱分析(EDS)对不
采用辐射交联、模压发泡的方法制备EPDM 泡沫,使硫化与发泡分步进行,避免了传统发泡过程硫化速率与发泡速率匹配的问题.研究了吸收剂量、发泡剂用量对EPDM 泡沫结构与性能的影响,并利用扫描电镜观察制品的结构.结果表明,随着吸收剂量的增加,泡孔密度增加,孔径减小,泡沫密度先减少后增加,在20 kGy 时出现极小值,而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均逐渐增加,并且在20~30 kGy 增加明显.发泡剂用量达到6
离子注入是近些年来新兴的一种诱变育种技术.2001 年广昌县白莲科学研究所以太空莲1 号、太空莲2号、太空莲3 号种子为诱变源,采用P+、C+、N+离子2 MeV、3 MeV 能量注入,开展了离子注入诱变育种研究并取得成效.试验结果表明,离子注入能延缓白莲种子萌发和生长,促进花芽分化,提高白莲M1和V M1 现蕾株率及单株现蕾数,并且其花型、花色、莲蓬、莲籽等均产生诸多变异,特别是莲子粒重变异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