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中国古代史学界近代以来发展出几种新的学问,即简帛学、敦煌学、徽学,以及黑城学等.这些学问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出土或传世的文书,包括简帛文书、敦煌吐鲁番文书、黑城文书、徽州文书,时代从战国秦汉直至明清.但是,虽然上述学问研究的对象多是文书,中国却并没有自己的“古文书学”.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这些文书研究是随着出土或传世文书的不断发现而逐步扩大兴盛、却又各自为界的,所以,只有在这些文
【出 处】
:
“历史文献与古代社会研究的现状与展望”学术研讨会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古代史学界近代以来发展出几种新的学问,即简帛学、敦煌学、徽学,以及黑城学等.这些学问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出土或传世的文书,包括简帛文书、敦煌吐鲁番文书、黑城文书、徽州文书,时代从战国秦汉直至明清.但是,虽然上述学问研究的对象多是文书,中国却并没有自己的“古文书学”.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这些文书研究是随着出土或传世文书的不断发现而逐步扩大兴盛、却又各自为界的,所以,只有在这些文书的数量足够多、研究足够丰富、积累足够厚重、交流足够频繁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建立“中国古文书学”.2010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一些研究文书的学者,自发成立了跨断代的“古文书研究班”,正式提出要建立中国自己的古文书学.研究班至今已经举办了近50次各类讲座和研讨,从2012年起连续举办了四届“中国古文书学学术研讨会”.现在完全可以说,已经建立了“中国古文书学”,也得到了学术界的大力支持.“中国古文书学”作为一个新兴的学科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探讨了何为中国古文书学、中国古文书学的历史与发展现状,以及中国古文书学与档案学、历史文书学、古典文献学的关系等诸问题。目的是想推进“中国古文书学”这一新兴学科的发展,使其成为研究中国古代各断代文书的一种视角,一种方法,以提高古文书在中国古代历史研究中的地位。中国古文书学重视的不仅是原始资料,而且特别重视原始资料的样式和形态(书式、格式、印章、签署等),而这一点恰是以往的研究所忽略的。打通各个断代、重视原始文书、关注样式形态、落脚所涉内容,中国古文书学的建立和发展,一定会为中国古代历史的研究带来新鲜的空气。
其他文献
《史记》的最早刻本足刊于北宋淳化五年(公元994年)的淳化本.在此之前,《史记》均为写本.《麟台故事·卷二》:载"至太宗朝,又摩印司马迁、班固、范晔诸史.于是六经皆传于世,世之写本皆不用."以此可知,淳化本史据众多写本梳理而成.刻本的产生,使《史记》的文本形态、内容文字趋于定型,促进了《史记》的更广泛流传.《太平御览》所引唐以前文献多达1690种(据《太平御览经史图书纲目》).范希曾《书目答问补正
目前,学术界关于历史时期河源认知研究已相当深入,但仔细检视却发现,建国以来受到唯科学主义的影响,地理学界、历史地理学界以及水利史研究多着重在唐以后河源认知渐为"正确"和"科学"的部分展开讨论,而对唐以前相关问题的讨论很不深入,甚至存在较多的研究疏漏和理解偏差,因此重新检视唐以前河源认知问题,具有正本清源之学术史意义.本文是拙文《唐以前黄河河源认知的再检视》中一部分,即关于《禹贡》“导河积石”非河源
明清时期,中国古代官方邮驿道路网络已基本完善,今深圳地区当时也设立了一些邮铺,形成了驿道.明清时期涉及今深圳地区的各种地方志记载了相关邮铺,通过考证这些邮铺的具体位置,可以大体还原深圳地区明清古驿道的路线.驿道邮铺所处的地方,大都是明清时期一些位于交通要道上的自然村落,很多村落及地名延续至今,流传有序.经笔者考证,深圳地区明清古驿道,就是联系东莞县城、南头古城、大鹏所城的明代驿道的主要组成部分,清
本文在对清代家礼书总体估量的基础上,梳理了清代繁多家礼书的三类主要构成,即前朝刊本、清朝官修家礼和清人私修家礼书.由此发现清代家礼一方面继承宋、明以来的家礼传统,面对相似的社会环境,担当相似的社会功能,秉承相似的编纂原则;另一方面,清代家礼因其统治民族的满洲族性和清代平民宗族发展等社会新情势,在具体仪节和家礼结构等方面都有一些新变化.与前朝相比,清代家礼无疑更加丰富多彩,而不是湮没消隐.
南朝萧梁名将兰钦的家世与生平,传世史籍的记述存在着颇多模糊不清与抵触难通的地方.论文首先从历史地理沿革、南北姓氏源流等方面对其籍贯"中昌魏"进行考察,指出兰钦可能出于南方兰姓,族属源于巴蛮.其次论证兰钦可能是岭南人,他早年生活在始兴郡,兰氏家族在始兴豪族中具有深厚的势力和影响,兰钦在梁朝中后期成为军事力量的重要一员,是梁陈之际南方豪族兴起走上历史舞台的先声.最后对《隋书·天文志》、《五行志》关于兰
《白古通记》(也作《僰古通记》)是一部云南流传很广的古代史书,原系“白文”.明中期后,陆续有人将其转为汉文,且不断增补演绎,形成了《南诏通纪》、《南诏源流纪要》、《滇载记》、《南诏野史》、《僰古通纪浅述》、《白国因由》等“白古通”系云南地方史志.再被明清方志杂著频繁征引,更使此书影响倍增.“因此,《白古通记》在云南文化史,尤其是白族文化史上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然而,关于此书的成书与背景学界争议
清代两广盐区地域广阔,乾隆时期两广总督李侍尧在《两广盐法志》序中就说“粤左三面产盐,供亿数省,北渡大庾,东达楚、闽,西溯滩流而上,由梧、桂以及黔、滇”.这部盐法志还记载了广盐的配运制度:两广盐商销盐的引岸称盐埠,除少数盐埠就近赴场配运外,其余盐埠需集中在省城广州东汇关和潮州府城广济桥两处配运,称场配、省河与潮桥.如果将李侍尧这段话与省河、潮桥配运制度联系起来,呈现在面前的就是一幅清代两广盐区食盐运
吴镇烽先生《商周青铜器铭文暨图像集成》第五册2426号,著录了一件私人所藏的西周早期小方鼎——(麟)伯豊鼎,其铭文简短难解,但不失为研究西周贵族社会的难得标本.李学勤先生已从西周土地制度的角度,对其铭文做了很好的研究,此外陈剑、沈培先生也深入探讨铭文的释文、句读、训读等问题,董珊先生撰写了《韩伯丰方鼎初论》.本文欲从西周贵族政体运作的视角,再对该铭所涉及的历史问题,再做一些讨论,供同好批评.
先秦两汉时期的典籍,历经辗转传抄,讹脱衍倒之处甚多.前人综合利用各种校雠手段,对这些古书进行校勘和注释,取得了不少成绩.但由于之前缺乏可靠的参照标准,对于前人校读古书的成绩难以做出客观准确的评判与取舍.当前地下出土战国秦汉简帛古书大量涌现,其对于校读传世古书的作用,正如现代医学中的X光照相或CT扫描,使人的五臓六腑纤毫毕现(肺腑而能语),病灶无所遁形.有了出土文献这一利器,不仅可以对前人校读古书的
源于江西清江县的地方性神祗晏公,自明初以来随赣籍民众的迁徙而流播至海内外众多地区.在明代辽东,晏公信仰亦随因武装移民、谪戍流充,以及仕宦、海路漕运等到来的大批江西民众播及于此.并在地缘优势明显的金州、复州、锦州营建了晏公信仰的祭祀场所晏公庙.然而,自明中期以降至清代,由于国家移民政策的调整、卫所制度的崩坏,受国家移民政策、地缘关系,以及清代以来民间信仰体系的重组等因素影响,明代前中期存在于金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