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生命教育随着台湾学者在澳门推展后,已开始受到学校的重视,一些学校把生命教育课程渗入在德育科中,目的是“使学生了解生命的可贵,而能相互尊重,彼此珍惜、进而建立积极的人生观和正确价值……”(陈英豪,1997)。然而,一些实施生命教育课程的老师经常提出难于找到适合的教材,总感到教材不足而使之实施不能持续。为此,研究者在这学年试图以“南亚海啸的周年纪念之反思”为主题,设计了一个以初中学生为对象,三教节的生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命教育随着台湾学者在澳门推展后,已开始受到学校的重视,一些学校把生命教育课程渗入在德育科中,目的是“使学生了解生命的可贵,而能相互尊重,彼此珍惜、进而建立积极的人生观和正确价值……”(陈英豪,1997)。然而,一些实施生命教育课程的老师经常提出难于找到适合的教材,总感到教材不足而使之实施不能持续。为此,研究者在这学年试图以“南亚海啸的周年纪念之反思”为主题,设计了一个以初中学生为对象,三教节的生命教育活动的教学设计,以构建研究者所任教修身科课程内容的一个单元。在教学活动过程中,研究者引用南亚海啸的真实事件,引导学生进行多角度的思考,在最后一节的学生反思感受中,学生深受感动而写出该抱怎样的心态对事对人,如何尊重自己及他人的生命,学习如何与自己、与他人、与环境、与宇宙之间和谐发展等等。
其他文献
课程理论研究是课程改革和课程实务奠基的础石,同时更是为其照亮未来发展方向及前景的探照灯。回顾过去,台湾固然不乏针对课程的讨论与实验,但是,课程理论研究并未受到学界及实务界相对的重视,而且研究成果也较为少见。就课程理论研究的内容来说,台湾地区的课程思想及理论研究,究竟是“依附国际课程思潮而行”,或是“根源于本土教育改革与研究的引导”,抑或是“兼二者有之?”是一值得深入讨论的主题。 由此,本文剖析近
本文先就潜在课程/隐性课程的基本概念、定义、与正式/显性课程的互动关系以及量化与质性研究的意义作初步的理论探讨,然后例举发生在我们日常教学生活中非预期,非计划的大大小小的事件,说明潜在课程/隐性课程的无比威力和深远影响。最后与大家一起分享如何巧妙积极地利用潜在课程/隐性课程跟正式/显性课程的互动关系更积极地促进课程发展和正式课程的实施。
澳门课改既规限了学校未来发展路向,也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将来乃至对澳门社会的整体发展,因此必须取得多方面的协调。本文探讨课程的“松”、“乡”取向,并列举其他地区课程统整经验,试图勾勒一个可行方案。讨论课程的持份者(学校行政、教师、家长等)应当扮演的角色,以及德育课程应有的核心价值,最后提出教科书对课程改革的影响作用及发展方向等几个课改中亟待关注的问题。
2001年教育部颁布了基础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本文以数学课堂教学为例,探讨了新《课标》下数学教学的方法,旨在提高学生专注、阅读、思考、好问、协作、毅力、创意等能力。基础教育要成为学生终身学习的知识基础。
从地理学知识结构去分析,可以发现地理学是一门横跨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两者之间的学科,而且具有浓厚综合性质的知识领域。地理科在学校教育中,不仅有助于发展学生解决个人问题的心智能力,亦有助于学生以空间的角度了解和分析社会问题,并发展成一套和环境问题有关的价值观。 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顺应地理学的发展趋势,满足地理基础教育的社会需求,中学地理课程应着眼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变革“学科中心”、“
本文在介绍台湾近年来,由师资培育机构和教育现场教师一同合作发展出来的本土化教育实践课程-社会行动取向课程。先以公民社会生活、直接民权等论述,以及涵养公民能力的课程参照,做为发展本课程背景渊源的说明:进而论述本课程在社区关怀、公共议题关注与推衍公民资格的教育价值,并阐释课程发展模式与顺序,以及在学习、探究与行动各阶段的教学方法;然后,针对本课程的实施案例,列举台北市明德国小、台北县坪林国小与兴仁国小
本文源起于一项关于基本能力的教与学研究。研究的目的在协助教师在各学习领域的教学活动中,帮助学生在学科知识学习的同时,培养出学生更重要的基本能力。针对“探究式教学”的基本观点提出说明,并进一步探讨“探究式教学”实施的要点与模式,为接下来在语文领域的课程中,探究的方式进行教学,引导学生采究能力发展的实务讨论,进行概念的铺陈。
台湾近年来受到少子化的影响,学生人数逐年递减,偏远地区小型学校由于交通不便、学生的互动学习及主流文化刺激不足等因素,导致学龄人口流失情形更形严重。基于财政上的考量,不符合成本效益成为裁校或并校的主要论点。为了吸引学区学生留在当地就学,甚至由其他学区转入就读,这类型的学校必须有所因应,以便为学校找到继续经营的必要条件。课程与教学的变革,便是主要的作法之一。再者,近年来年在课程改革风潮的影响之下,促进
本文以低年级课程为例,介绍了台湾九年一贯课程的特色,即为六大重大议题(人权、两性、环境、资讯、家政、与生涯发展)之融入各学习领域,但由于并无固定节数,也无强制性,早有人担心融入的最后结果,会不会因而“融解”、“融化”而致“消失”、“消融”。教科书为教师教学最主要的依据,虽然,九年一贯课程的另一重要特色为鼓励学校从事“学校本位”的课程设计,但除极少数的学校自行从事教材的设计之外,绝大多数的学校为方便
课程和教材常为培养理想的公民资质的媒体,本文针对九十年代中国大陆和台湾两地的小学社会课程,就其课程及课本的目标和内容等几方面来分析、比较其所展现的公民观。研究发现在公民德行上,中国大陆课程偏重个体适应集体或社会的心理品质,重视对祖国、人民、劳动、科学和社会主义的五爱,讲求相关理想、道德、文化和纪律的四有公民。尤其是歌颂劳动和热爱人民的感情。个人服从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才能成为社会主义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