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随年龄增高,老年人肢体功能会呈现明显衰退甚至不同程度的运动障碍现象,威胁着老年人的生活自理能力,对老年人身心健康造成负担、严重制约着其生活质量。锻炼健身是促使老年人身体机能得以有效改善和延缓衰老进程的重要手段,而针对老年人尤其年龄偏高老年人这一人群特殊的身心特征,采用适宜的功能训练措施尤为关键。目前新兴的"虚拟现实(VirtualReality,VR)技术"则为老年人完成复杂动作训练过程的身心体验提供了可能。为验证VR训练技术的可行性,本研究以对年龄偏高老年人肢体运动功能及心理情绪的影响效果为切入点,针对行走能力相对较差者进行了实践,与常规步行锻炼相比较,观察VR组受试者肢体运动功能指标改善情况及对年龄偏高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效果。研究方法:以年龄偏高老年人为研究对象(年龄范围65-79周岁),以具体入选标准为筛选依据选出年龄偏高的老年人60例为实践对象,所有入选者均知情同意。将60例实践对象随机分为VR组和步行组,每组30例(其中男、女各15例),两组基本资料经统计学比较,P>0.05,具有可比性。步行组采用常规步行锻炼方式进行干预:该组受试者沿公园进行健步走锻炼,期间每人手腕佩戴脉搏感应器,锻炼强度为中等(控制脉搏100次左右/min,一旦出现心慌或恶心等不良反应及时放慢速度),每两天锻炼1次(每次锻炼间隔1天),锻炼时长35min,锻炼时间下午4-5点,共计锻炼12周。VR组则以VR技术训练方式进行干预:选用VIVE-P110型头戴式产品,进入游戏训练系统进行肢体运动类游戏,每次训练其中两个游戏,每两天锻炼1次(每次锻炼间隔1天),35min/次,锻炼时间下午4-5点,共计锻炼12周。干预前及经12周干预后,分别对两组受试者的肢体运动功能指标进行检测,检测内容主要包括:下肢肌力、身体灵敏性、身体协调性和步行速度;并于上述两个时间点,同时采用生活满意度自评量表进行心理情绪评价。采用美国产BiodexSystem3Pro型等速肌力检测仪检测双侧髋关节和膝关节的伸肌群肌力;采用"六角反应球"检测身体灵敏素质;采用"踩脚印行走"检测身体完成动作间的协调配合能力;采用"400m步行"检测行走能力;采用"生活满意度自评量表(life satisfaction index A,LSIA)"评价受试者对当前生活状态的满意情况。最后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实验数据分析处理,所得均数数据以(±s)表示。干预前后的组内、组间数据的比较,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结果:经12周锻炼干预后,步行组干预前膝关节伸展肌力和髋关节伸展肌力分别为为209, 84±31.40N、 215.26±32.40N,干预后分别为213.17±30.70N、223.30±31.07N; VR组干预前膝关节伸展肌力和髋关节伸展肌力分别为210.39±29.65N、213.91±30.55N,干预后分别为212.80±29.58N、224.09±29.88N。步行组干预前400m步行时长为297.30±27.45s,干预后为293.75±27.18s;VR组干预前400m步行时长为299.26±28.61s,干预后为294.49±28.47s。由上可知,两组受试者的下肢肌力和步行速度指标较入选时均有改善趋势,但差异不明显(P>0.05)。步行组干预前六角反应球测试时长为7.25±2.31s,干预后为7.01±2.29s;VR组干预前六角反应球测试时长为7.31±2.36s,干预后为6.62±1.88s。步行组干预前踩脚印行走测试时长为57.44±8.08s,干预后为55.82±7.84s;VR组干预前踩脚印行走测试时长为57.09±8.10s,干预后为51.46±7.60s。可见,步行组身体灵敏性和身体协调性指标较入选时无明显差异,而VR组较入选时及步行组改善效果明显(均P<0.05)。步行组干预前LSTA量表评分为14.07±2.99分,干预后为15.80±2.40分;VR组干预前LSTA量表评分为13.82±3.05分,干预后为17.04±1.91分,提示,VR组LSTA量表评分较入选时有明显改善(P<0.05),且改善效果明显优于步行组(P<0.05)。研究结论:采用VR技术训练与常规步行锻炼相比较,两者下肢肌力和步行速度测试指标虽无明显改善但均有改善趋势,两者效果相似;而VR组在改善受试者身体灵敏性、协调性及提高生活质量满意度方面可具有明显优势。提示,针对年龄偏高且行走能力相对较差这样特殊的老年群体,VR技术训练在改善肢体运动及提高生活质量满意度等方面效果明显,对促进生活自理能力和良好心理情绪状态得以保障有益。此外,VR技术作为一项新兴康复训练手段,针对惧怕跌倒老年人进行该技术训练具有现实意义与可行性适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