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大量典籍,充分展现了古代中国人民的智慧。这些典籍中具有大量的涉及经济领域信息的经济术语,反映了中国古代的经济状况。研究典籍中经济术语的翻译有助于术语翻译研究的深入和中国古代经济状况的知识体系的对外传播。《史记》《汉书》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所包含的经济术语展现了中国古代从黄帝到汉代的经济发展成就。关于这些经济术语的翻译研究值得学界深入探究。本文基于《史记》和《汉书》的汉语语料,以及《史记》的三个译本的英文语料,即华兹生(Burton Watson)的译本Records of the Grand Historian、倪豪士(William H.Nienhauser,Jr.)的译本The Grand Scribe’s Records和杨宪益(Yang Hsien-yi)、戴乃迭(Gladys Yang)夫妇的译本Selections from Records of the Historian,以及《汉书》的两个译本,即华兹生的译本Courtier and Commoner in Ancient China:Selections from the History of the Former Han by Pan Ku和德效骞(Homer H.Dubs)的译本The History of the Former Han Dynasty:A Critical Translation with Annotations,采用定性分析和对比分析的研究方法,从翻译普遍性的角度探究经济术语的翻译方法。研究发现尽管这些译本中一些译本是面向普通读者的,另一些是面向汉学研究学者的,但这些译本中的经济术语英译都具有一定程度的翻译共性特征,即简化(simplification)、显化(explicitation)以及规范化(normalization)。鉴于这些译本的接受度普遍较好,本文认为当前中国典籍中的术语英译应有选择性地采用翻译共性中包含的简化、显化、规范化翻译方法,这有助于西方读者对中国传统经济文化的理解,便于中国传统文化在世界上的广泛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