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高校是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主要阵地和重要力量,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校园方面,高校面临着一些共同的普遍任务.异地办学的重点高校在和谐校园建设方面更具有开放性和特殊性,必须进一步加强与校本部和所在地和谐关系的建设,与校本部和地方形成良性互动,共创和谐社会与和谐校园.
【机 构】
: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党委宣传部 中国高教学会高教管理研究会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校是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主要阵地和重要力量,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校园方面,高校面临着一些共同的普遍任务.异地办学的重点高校在和谐校园建设方面更具有开放性和特殊性,必须进一步加强与校本部和所在地和谐关系的建设,与校本部和地方形成良性互动,共创和谐社会与和谐校园.
其他文献
本科教育质量关系着一个国家的人力资源水平。通过对比国外本科人才培养过程中,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培养模式等方面之异同,力求探询其明确的培养目标、顺畅的管理体制、合理的教学体系之规律,以资借鉴。
“以兵团精神育人,为屯垦戍边服务”是石河子大学突出的办学特色。本文以石河子大学在精神育人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为例,深入探讨了以“兵团精神”培育人才的过程、成果及其对边疆稳定和谐发展的有力支撑作用。
随着中国信息化建设的迅速发展,市场对ERP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国内大中专院校如何做好ERP人才的培养工作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问题。本文通过对ERP人才需求及人才培养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一种以实践性为特色的ERP人才培训体系,给出了具体的ERP实训中心建设方案和ERP项目实施计划。实践效果表明,此ERP人才培养体系在高校教育教学改革方面具有一定的可借鉴性和推广价值。
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侧重于制度文化建设,究其根本就是从构建和谐大学文化入手来建设现代大学制度.现代大学制度作为一种制度文化,是协调大学与社会、大学与政府、大学与市场、大学之间及大学内部冲突的和谐文化.在和谐文化影响现代大学制度的同时,制度文化对和谐文化中的其他文化又产生反作用,对整个文化的发展具有保障和促进作用.和谐文化决定了现代大学制度的建设方向:大学治理结构的变异是文化发展的结果,大学章程遵循大学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中央和地方两级管理体制的确立,高等教育的改革逐渐转移到高校内部的管理中来,其目标就是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其中,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是其主要“热点”之一.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就是通过调研和访谈,得出我国高校两级管理现状的基本概况.结果表明,我国高校校院两级管理并没有实现真正的“二级权力下放”,这种现状的产生与高校甚至整个社会处于改革的转型过程之中密不可分.高校在改革中既要调动基层的积极性,
在叙述和谐文化的涵义、内容、理论基础和意义,以及高等学校在和谐文化建设中的传承、创新、示范、辐射、引领等作用的基础上,以此为指导,提出并着重论述了高等学校管理,树立和谐教育管理、育人管理,强化民主法治管理、服务管理等基本管理理念.提出明确办学理念、建立和谐高等教育体系与和谐校园的理念;强调育人是学校的中心和率先实行育人型管理的理念;指出高等学校中政治领导、行政领导、学术领导相结合,政治民主、行政民
在大学管理中,我们要努力克服泛行政化倾向和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要使学生处在他们应该享有的法律地位,要创造并保持一种良好的软环境,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大学的基本功能,建设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主义现代新大学.
和谐文化建设对高等教育的质量及其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针对目前高等教育质量问题上存在的认识困扰及实践局限,需要构建符合和谐原则的质量管理体系,结合办学实践,政府需要确立明确的指导性质量标准,为各类高校创设良好竞争环境,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将院校自我评价与外部评价相结合,构建促进和谐的高等教育质量评价体系.
作为整个社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校园的和谐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产生直接而深远的影响.和谐校园离不开大学文化的引领和支撑,大学文化建设为构建和谐校园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文化命脉.因此,在新形势下,要从高校和谐发展的战略高度重视和加强大学文化建设,增强大学的文化自觉,全面把握大学文化的基本内涵和重大意义,大力开展大学文化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用深厚的文化之魂统领高校各项事业的和谐发展.
多校区办学为高校提供了更多发展空间,也给高校党建工作带来了一些新问题.加强多校区党建工作,要坚持“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中心,检验党建看发展”的指导思想,按照“健全组织、完善制度、开展活动、发挥作用”的工作思路,积极探索多校区党建工作的对策与措施,发挥好党建工作的方向引导和保驾护航作用,促进学校又好又快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