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散发性包涵体肌炎(s-IBM)是一种好发于中老年男性的特发性炎性肌病,以隐袭起病、慢性进行性肌无力和肌萎缩为主要临床特点,股四头肌受累较多,可合并其他疾病。遗传性包涵体肌病(h-IBM)为常染色体显性或隐性遗传病,其中GNE肌病最为常见,通常在成年早期发病,主要表现为进行性加重的足下垂和肢体无力,股四头肌相对受累较少。但二者的临床表现并非绝对,均具有一定的异质性,有时候难以鉴别。受临床资源及诊断条件等限制,国内针对s-IBM和h-IBM的研究现状具有以下3个特点:①潜在患者众多,误诊、漏诊量大;②研究多停留于临床、病理分析,蛋白水平及发病机制探索较浅;③尚无二者的系统性对比研究。根据国内外文献的报道,可以看出镶边空泡的形成多伴有蛋白降解途径的异常,明确s-IBM和h-IBM发病后的蛋白改变及相应功能,对于未来阐明其发病机制、寻找生物学标志物和提供可能的治疗思路具有重要价值。研究目的1.通过临床资料分析及肌肉酶组织化学等技术方法,对30例s-IBM患者和20例以GNE肌病为代表的h-IBM患者的临床表现和病理特点进行研究,探讨比较其各自的特点,以期为临床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更多的依据;2.利用二代测序技术,为h-IBM患者进行基因筛查,分析中国人群GNE基因突变特点;3.利用iTRAQ技术,分析比较s-IBM和h-IBM的蛋白质组学特点,为寻找二者的生物学标志物提供候选蛋白。材料与方法1.选取2003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于我院行肌肉活检的患者中最终诊断为s-IBM者30例,诊断为h-IBM者20例,比较分析其临床特点:2.采用酶组织化学染色的方法观察及比较s-IBM和h-IBM患者的骨骼肌病理形态学特点;3.采用二代测序技术筛查并分析h-IBM患者的基因突变情况;4.采用iTRAQ技术分析及比较3例正常对照、3例s-IBM和3例h-IBM患者的蛋白质组学特点。结果1.s-IBM患者平均发病年龄为(53.23±7.37)岁,GNE肌病患者平均发病年龄为(26.00±8.07)岁,s-IBM发病年龄明显晚于GNE肌病(P=0.000);s-IBM患者四肢均受累最为多见,GNE肌病患者多表现为四肢受累或者单纯下肢受累(P=0.030);s-IBM 比GNE肌病更易出现股四头肌萎缩(P=0.010)和下肢肌力左右不对称(P=0.033),胫前肌受累较轻((P=0.001);s-IBM患者上肢受累远端重于近端较为多见,而GNE肌病患者远近端无明显差别较为多见(P=0.009);s-IBM患者下肢受累近端重于远端较为多见,而GNE肌病患者远端重于近端较为多见(P=0.001);s-IBM患者的血清CK水平稍低于GNE肌病患者(P=0.027);14例曾使用大量正规激素治疗以及6例曾使用静脉用免疫球蛋白治疗的s-IBM患者均未见明显效果,3例曾使用大量正规激素治疗的GNE肌病患者也无明显效果。2.s-IBM患者及GNE肌病患者的病理结果主要有以下几点不同:①s-IBM患者的镶边空泡形态以裂隙形多见,而GNE肌病患者以圆形或卵圆形多见(P=0.001);②s-IBM患者的镶边空泡多数位于萎缩肌纤维周边,而GNE肌病患者多数位于萎缩肌纤维中央(P=0.000);③s-IBM患者镶边空泡内的嗜碱性颗粒较为细小,而GNE肌病患者镶边空泡内的嗜碱性颗粒较为粗大(P=0.000);④s-IBM患者肌纤维内存在吞噬现象的比例高于GNE肌病患者(P=0.049);⑤s-IBM患者肌纤维内存在炎症细胞浸润的比例高于GNE肌病患者(P=0.003)。3.20例GNE肌病患者共检测到24种基因突变,其中8种在HGMDpro数据库未见报道,分别为 c.1619-2A>C、c.1559A>G、c.17111712del、c.556T>C、c.1634-1G>C、c.1897G>T、c.1205dupT 以及 c.733A>G。4.与正常对照相比,s-IBM共鉴定出124种差异蛋白,参与碳素代谢、糖酵解和糖异生、阿尔兹海默病等重要通路,24种线粒体相关差异蛋白提示线粒体功能异常;与正常对照相比,GNE肌病共鉴定出70种差异蛋白,参与钙离子信号通路、糖酵解和糖异生、紧密连接等重要通路;与GNE肌病相比,s-IBM共鉴定出25种差异蛋白,主要与氧化应激相关,参与长寿调节等重要通路。结论1.s-IBM与h-IBM在临床表现上有一定的差别,但均具有异质性;2.s-IBM与h-IBM的免疫治疗无明显效果;3.s-IBM与h-IBM的镶边空泡形态学存在明显的差别;4.发现8种在HGMDpro数据库未见报道的GNE基因突变;5.s-IBM与h-IBM在蛋白水平上的差异主要与氧化应激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