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人的居处:“看”视域的古典园林文化研究

被引量 : 19次 | 上传用户:tt1234554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常的研究角度是把园林作为物质的形式来研究,并且受到笛卡尔空间观念的影响,但是,这样的观点忽略了园林中“主人”的要素。在园林文化中,某种确定意义的获得,要求把形式赋予记忆以及象征意味,只有把有园林中的栖居者转换为象征性和记忆的实体,我们才能完整地理解园林这个世界。此类记忆和象征符号包括了特定群体——“主人”之观看世界的价值体系:园林的世界往返和穿行于原初的世界和生活世界之间;“主人”通过文字和身体的视域,建立了一套表现园林世界的词语、视觉形象以及生活方式和时空观念;同时,园林的物质形式在时间流变中,因此,其形态不可能拥有一个最终或者永恒的意义;事实上,园林随着它所属社会文化或主体形态的改变,其含义将不可避免地发生变化;另一方面,那些赋予园林世界以意义的象征符号,以记忆绵延的方式构成了空间的主题,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意向结构。而“主人”领会和处理这些原型的方式构成了对于园林的诠释和地景的反复擦写。论文展开讨论的次序如下:第一章提出“主人”在经典文献《园冶》中的描述,以“主人”和“丘壑”的密切关联,审视古人关于身体和世界的思维方式,考察《龙眠山庄图》以及环秀山庄。第二章从园林文献中“梦”的描述出发,关注“梦”和弱光哲学对于园林空间审美的影响,指出园林的深幽美学既是对于自然的体悟,同时也是社会、政治上的一种迂回和“主人”身份的断裂和焦虑。第三章分析园画的相互作用影响,“一画”对于艺术主体的建构解决了园的原初性意义,而山水画法奠定了空间运动、组织的结构,以“推法”来完成“平面”和“深度”的矛盾。第四章对于《拙政园诗文图咏》和拙政园的其它相关文本进行分析,在绘画、诗文的观看世界的方式和园林的空间特质上做了比对。“文”的泛化,成为空间的思维方式以及表现形式的双重载体。水作为最完美的“文”,表达了园对于自然力的复归和敞开。第五章,总结主人的时空的基本观念,在小亭方丈之间,园成为世界的缩影,以“玉磐山房”、“半亩园”和“青藤书屋”为例,还原“主人”的生活场景。“主人”的存在赋予有限的空间进入时间之流的无限性,形式和本体缠绕穿越在一起,“退藏于密,亦复放之可弥六合也。”在结语中,论述了园林原初聚集性和社会阶层的分离性,通过对“离”字的分析,建构了“文”和“身”的一种动态模式,“主人”以此方式“在场”,成就“形迹”,成就园林的本质。从“看”的视域出发,本论文尝试考察“身”和“文”的含义和深层结构,力图理清古代园林的空间和园林绘画、文本之间的关系,并且对造园文化的事件、文化动机提出新的研究角度,诠释“主人”和园林空间的意义关系,从而明确园林的空间基础是中国的文字,而非几何化的静态形式分析,“主人”和园林空间的关系建立在构造和生成的双重层面上,“主人”同时作为“显性”和“隐性”的身份,在存在论的基础上,解决人在空间、时间的流变中挺身于世的观念命题。
其他文献
学习活动贯穿于一个人的一生,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尤为重要。小学数学教育可以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营造自主学习的环境、教会学生学习方法、正确进行学习评价等方面入手,培养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法配合中药外敷治疗肝硬化腹水的效果。方法共选择7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及对照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再予益气活血法配合中药
2018年以来,居民消费价格温和上涨,涨幅稳中略升;工业生产者价格总体平稳,涨幅高位回落。1~11月,CPI (物价指数)上涨2. 1%,PPI (生产价格指数)上涨3. 8%,根据当前物价运行走势
<正>七年级是学生从小学升入中学的过渡初期,是学生生理、心理和学习活动的一个转折和飞跃,因此,新生是初中阶段一个极为活跃又极具可塑性的群体。而民办初中生源及家庭背景
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当前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邓小平对外开放思想是在继承马克思等对外开放思想的基础上,总结中国历史
为了减少中厚煤层矿井预留煤柱,研发了沿空留巷开采技术。在此基础上,阳煤集团新元公司3413综采工作面辅助进风巷采用了巷旁充填沿空留巷开采技术,节省了能源,提高了生产率,
通过圣诞系列活动,创设校园圣诞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理解西方文化习俗,为英语文化意识在校园文化中的渗透提供了具体、易操作的途径。
在我们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新接触一个班级,能在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的脑海中最先记住的名字,往往是"两头"的学生,这不仅仅是因为他们的学习成绩反差大,仔细观察会发现,能主动
<正>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及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它是与生产实践联系相当紧密的一门学科。新课标明确指出:要培养中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尝试从日常生活、生产实际或学习中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