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驾驶疲劳是指一段时间的开车之后所产生的反应水平下降,这种下降表现在注意力分散,严重时会出现瞌睡,使驾驶操作失误或完全丧失驾驶能力。有调查研究发现:因瞌睡所致的道路交通事故死亡率比其它类型的道路交通事故高出50%。国内尚未发现对此系统研究的文献。本研究以张灵聪关于疲劳点的驾驶研究为基础,探究驾驶疲劳的新的测量方法,以及男女驾驶员在驾驶疲劳上的差异。以往的研究对于驾驶疲劳的研究大多停留在驾驶疲劳的测量方法和驾驶疲劳的影响因素上,而对于驾驶员驾驶疲劳的性别差异,却很少有研究涉及。而且,对于驾驶疲劳的测量大多都采用一些传统的测量仪器:如脑电、心率、眼动等。这些仪器虽然能在实验室环境中测量驾驶员的驾驶疲劳,但是要把他们投入社会大范围使用却不切实际。所以,本研究以驾驶疲劳为核心,通过驾驶员的眼睛眨动次数和皮电值来验证驾驶员的疲劳点的存在;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男女司机驾驶疲劳的差异以及他们在执行未知和已知的转换任务的差异。本论文用了驾驶模拟器、生理多导仪、眼脸检测系统等实验仪器,以汉字和数字为实验材料,做了以下三个实验:实验1利用生理多导仪和眼脸检测系统对驾驶员的驾驶疲劳进行测量,验证驾驶过程中疲劳点的存在,并证明皮电可以作为驾驶疲劳测量的一种新指标。实验2在实验1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探讨男女驾驶员在连续驾驶过程中疲劳变化的差异。实验3以汉字和数字为材料,利用任务转换范式,研究在驾驶疲劳状态,男女司机对在预知转换任务和未知转换任务中的差异。从以上实验可以得出以下几个结论:(1)驾驶过程中存在着疲劳点,并且疲劳点在驾驶员连续驾驶74分钟左右,也就是驾驶员主观疲劳4的时候。(2)眨眼次数与疲劳等级之间的关系存在着明显的“拐点”,这个拐点就是驾驶员的疲劳点;而皮电值会随着驾驶时间的增加而降低。(3)男性驾驶员抗疲劳能力要强于女性驾驶员,女性驾驶员的疲劳状态随着驾驶时间延长而缓慢增加;男性驾驶员可能在驾驶过程中保持长的兴奋状态,但是当他们感到疲劳时,疲劳感会来得急剧而强烈。(4)疲劳状态下,男驾驶员在未知条件下的转换任务要比女驾驶员更快也更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