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资本市场经历了较为长足的发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很多不完善之处,不断增长的融资需求与货币供给间存在一定的缺口。货币资金是实体经济运营的血脉,目前银行信贷融资仍是我国企业融资的重要渠道之一。在经济下行时期,银行等金融机构为了保证信贷质量可能会缩紧银根,提高信贷门槛,减小贷款规模,这直接限制了许多独立经营企业的投资水平。对于集团企业而言,集团内部资本市场自身的“多钱效应”与“活钱效应”在一定程度上使其具有了资金筹集与配置功能,它是否能够帮助成员企业缓解融资约束呢?这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然而已有的研究均侧重于从公司治理的角度出发研究内部资本市场的配置效率,对内部资本市场是否能够缓解融资约束的问题仍莫衷一是,这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契机。实际上企业是处在一个大的金融生态环境之中,其所在集团的内部资本市场对自身融资约束是否存在影响并不能只做单一的讨论,而应当将这一问题放置在所处的环境中进行综合的分析。金融生态环境并不等同于金融发展或外部资本市场,可能会通过改变集团企业与外部的信息不对称水平以及交易费用,影响集团企业在外部资本市场与内部资本市场间作出的选择,那么金融生态环境是否对企业集团内部资本市场缓解融资约束的功能产生调节作用呢?考虑到企业的制度背景与金融生态环境的特殊关联,不同产权性质的企业集团内部资本市场在不同的金融生态环境下又是否会有不同表现呢?本文采用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首先,在回顾了内部资本市场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与交易费用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研究假设。其次,利用2011-2016年沪、深A股上市集团公司的相关数据,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相关性分析与回归分析,其中在回归分析的部分,本文以金融生态环境为调节变量,采用分组回归的方法,验证了金融生态环境的调节作用,并讨论了产权异质性为金融生态环境的调节作用带来的影响。最后,基于实证研究的结果为集团企业的管理决策与金融生态环境的优化建设提出一点建议。研究结果表明:(1)内部资本市场的缓解融资约束功能在不同情形下表现不同;(2)金融生态环境对企业集团内部资本市场缓解融资约束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其中在金融生态环境较差的地区,内部资本市场缓解外部融资约束的功能比较明显;(3)产权异质性使不同企业集团内部资本市场缓解融资约束效果不同,民营企业集团内部资本市场缓解融资约束的作用在金融生态环境较差地区得到加强,国有企业集团内部资本市场缓解融资约束作用不明显。基于以上研究结论,本文认为:(1)民营集团母公司应提高集团治理水平,成员企业应增强自身实力,提高财务灵活性,充分发挥集团内部资本市场对外部资本市场的融资替代作用,缓解自身融资约束;(2)政府部门应当加强外部金融生态环境建设,通过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立、鼓励金融创新与发展、完善法律制度环境等途径为企业发展提供更加健康与良好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