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经历了漫长的没有公民,只有臣民和统治者的封建社会,在公民意识方面可谓“先天不足”,这对我国的现代化特别是政治现代化进程十分不利。青少年正处于公民意识形成和培育的关键时期,因此,加强和改进我国学校的公民教育和公民意识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回顾人类发展历史,就不难发现,古代社会只能产生“臣民”或“顺民”的观念,现代意义上的“公民教育”思潮,则与西方资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相伴而生的。这是因为只有人的主体权利和意识的不断觉醒,才有可能提出公民教育,而商品经济的发育、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是人的主体权利意识的天然“酶剂”。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经济的初步形成,迫切需要一个健全自律的公民社会,需要教育培育出无数健全自律的公民。这些都需要中国当代教育做出自己的回应。本论文旨在梳理公民、公民教育的历史演进过程,并在吸收和借鉴国外公民教育理论的基础上,对中国当代开展公民的历史必然性进行分析、对公民教育内容进行建构。全文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公民、公民教育的历史演变。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阐述:1、公民概念的提出和发展。本部分追古溯今,详细论述了公民在各个历史时期的不同涵义。2、西方公民教育思想的历史回溯。在梳理公民涵义发展的基础上,对西方公民教育的发展和不同理论思潮作了详细的论述。3、中国公民教育的缺失。从中国传统思想、传统教育以及建国后的道德教育等方面对中国公民教育缺失的影响作了详尽的剖析和反思。第二部分,联系中国的现实社会,从现代化、市场经济、市民社会三个方面,系统阐述了中国当代开展公民教育的历史必然性,以及当代教育对公民教育的渴<WP=4>望。第三部分,中国公民教育的建构及实施途径。在吸收和借鉴国内外公民教育理论的基础上,对中国当代的公民教育内容作了简单的建构,并对实施途径作了论述。并把培育学生独立自主的人格,增强学生的公民意识,加强学生公民能力的训练及公民美德的养成作为中国当代公民教育的主要内容。在加强学校公民教育的同时,努力开辟社会教育的途径,从家庭、社会、学校等多方位全面的推行。最终使公民教育深入人心,为社会培养出无数健全自律的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