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比较肝内胆管细胞癌(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ICC)与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的临床及检验资料,提升对ICC的认识程度,便于为临床鉴别ICC与HCC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在延边大学附属医院诊断为ICC的患者78例,利用随机数表随机选取同期诊断为HCC的患者511例,统计分析患者的性别、年龄、民族、就诊主要症状、既往饮酒史、慢性病毒性肝炎史、胆道病史、外周血肿瘤标志物含量。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组间构成比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HCC及ICC,发病率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40岁之前,HCC及ICC发病情况基本相似,40岁之后,各年龄段发病率存在统计学差异,61-71岁的女性为ICC的高发人群,51-60岁的男性是HCC高发人群;ICC既往多有胆道疾病史,发病时多不存在肝硬化,就诊症状以腹痛、上腹不适及黄疸为主,普遍肝功状态较好,ICC与HCC患者NLR、PLR及LM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周血CEA及CA-199水平明显高于HCC患者,AFP不升高;而HCC患者既往多有慢性病毒性肝炎,发病时大多已有肝硬化,就诊症状以乏力、纳差、腹水、双下肢水肿及尿量减少为主,肝功失代偿期多见,外周血CEA及CA-199不高或轻度增高,AFP水平较ICC患者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1.ICC与HCC均为肝恶性肿瘤,但临床特征、发生机制及生物学特点迥然不同,需区别对待。2.ICC患者多无肝硬化过程,肝功能多在Child-Pugh A级水平,发病机制考虑与慢性肝内胆管炎有关。3.对肝内占位患者,联合检测AFP、CEA、CA-199及肝功检查有助于鉴别HCC 和I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