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的建构与消解:朱迪斯·巴特勒的述行理论与文化实践

来源 :四川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gtang1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1989年《性别麻烦》出版以来,美国学者朱迪斯·巴特勒(Judith Butler)以其述行理论及性别研究得到学院内外广泛关注。学院内普遍认为,巴特勒的述行理论有效阐释了性别的建构与解构,对后女性主义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在学院外,巴特勒被视为酷儿理论的先驱,性少数群体也到她这里寻求理论的支持与保护。  随着巴特勒声誉日隆,她的论著一经出版,立即引起热烈的讨论。目前,国外对巴特勒的研究已经涉及性别、政治、伦理等多个角度,但以短篇论文为主,专著数量不多,且主要集中于性别和政治领域。国内对巴特勒的研究与翻译起步较晚,2008年以后才稍见规模,且基本为文学研究者围绕性别论域展开研究,目前尚无研究专著与博士论文。  一般认为,述行理论是巴勒特最具原创性与实践性的核心理论,但研究者普遍认为它仅能用于性别论域,而难以有效解释诸如民族等其他身份的建构。基于对巴特勒著述的系统梳理与细读,本研究认为述行理论既是巴特勒工具的理论,也是理论的工具,它几乎渗透了巴特勒对所有问题的考察。  纵观巴特勒的著作,其跨越文学、哲学、伦理学、政治学诸学科,涉猎性别、美国政治军事政策、犹太复国主义等论域,本研究认为巴特勒以性别研究为起点,围绕主体建构,最终指问作为知识范畴的“人”如何构成,实则回到终极之问:“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向哪里去?”,这正是今天的身份研究所关注的热点问题。  巴特勒的身份研究兼具先锋性及实践性特征。巴特勒倚靠述行理论的话语系统,结合日常生活实践观照哲学传统问题,因而具有理论的深度与现实的广度。本文从文学研究的角度出发,钩沉其性别、亲属、自我及民族等身份文本进行深入解读,试图勾勒巴特勒的述行理论谱系及实践维度。因而,本论文主体部分按照“述行理论——文化实践”的逻辑顺序展开,既将述行理论视为统领巴特勒身份文化实践的纲领,同时也作为本文研究方法。  全文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阐明研究对象、研究价值及可行性。首先,提出本文研究对象为巴特勒的身份研究。对身份的寻求是现代性传统的重要精神遗产,身份研究在目前的文化研究中占据极为重要的位置,巴特勒对这个传统问题的研究因其先锋性及实践性而别具一格。其次,分析现有研究成果的成就及不足,阐明本研究的基础及起点。最后,基于对巴特勒所处历史语境及其学术资源的梳理,提出本文论域及逻辑框架。  第二部分为论文主体,从第一章至第五章按照“述行理论”与“文化实践”的逻辑行文。论文第二章到第五章,分别从性别与亲属关系建构、自我身份、民族身份建构等四个方面探讨巴特勒述行理论的文化实践。其中对两大问题进行了阐释:围绕性别论域的性别建构及家庭与亲属关系建构;围绕自我与他者之间的关系探讨自我身份与民族身份的建构。第一个问题涵盖了第二和第三章,第二个问题在第四章与第五章进行探讨。  本文第一章从历时性角度阐释述行理论的由来及发展,阐明巴特勒在述行理论发展过程中的关键作用及其贡献。正是由于巴特勒在理论及实践维度对述行理论的丰富与发展,奠定了她在性别研究领域的地位。第一节追溯述行理论从语言学概念到哲学范畴的发展轨迹,前人对语言行动性的考察为巴特勒探讨话语功能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基础。第二节解析巴特勒对述行理论的改造与拓展,阐述巴特勒述行理论的三个关键点:身份主体的建构性、主体在语言中建构及主体在矩阵当中的生产与再生产。第三节探讨述行机制的可能及局限。述行机制虽然建构了身份,但身份主体还可以通过再赋义对此进行颠覆。在这个压迫与颠覆的框架中,巴特勒探讨了身份承认的悖论。  论文第二章论述巴特勒最负盛名的性别建构,主要从生理性别、社会性别及与身体三个方面展开,从身体到社会文化维度逆向梳理巴特勒的性别述行。第一节主要考察巴特勒对生理性别的解构,巴特勒揭示了异性恋矩阵通过身体的生产来建构生理性别的话语运作过程。第二节为社会性别建构的考察,巴特勒运用精神分析理论来解构二元对立的异性恋制度,解构女性主体,最终走向打破性别范畴的激进酷儿实践。第三节主要探究颠覆性别身份的可能性与局限性。一方面大众文化的扮装戏仿策略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性别的幻象特征,然而在日常生活实践领域处于越界状态的性少数群体却置身于暴力的包围中,这促使巴特勒进一步思考反抗与承认的悖论局面。  第三章结合家庭机制进一步深入考察性别机制的运作。主要通过巴特勒对俄狄浦斯家族悲剧的解析来考察亲属和家庭多元建构的可能,同时以安提戈涅为对象探析性别及家庭越界者的悲剧性处境。第一节剖析家庭对异性恋霸权话语的生产,巴特勒通过揭示家庭表征男性同性关系及对父权制的谱系学解构来反抗异性恋霸权。第二节分析亲属关系的述行实践,从俄狄浦斯家族等非异性恋亲属关系的文本、中国纳西人的人类学调查、美国奴隶家庭特殊构造及当代美国大众文化文本的多元亲属表征几个方面来具体说明。第三节为第二章及第三章的小结,通过在性别和亲属关系中的双重越界者安提戈涅来探讨越界者的极性处境及其言说价值。  第四章基于对性别身份的思考,进一步追问作为知识范畴的“人”如何建构。本章主要通过巴特勒对卡夫卡的文本解读,阐释社会机制对人的生产。第一节阐述自我如何通过辩证的批判而意识到自身,以及自我以身体为载体不断在行动中生成。第二节通过剖析权力话语对人的外在性及精神性的双重生产,探讨自我在社会机制当中如何出现及被维持,指出这个被生产的自我只具有暂时的身份,因而便存在颠覆的可能。第三节结合犹太教文本,阐明道德对人的生产以及道德存在的必要性,这种必要性根源于自我与他者之间相互依存的承认结构。  第五章在民族与国家的共同体框架中继续探讨对“人”的知识范畴的生产,同时通过普遍性暴力塑造民族身份的文化表征及其应对策略,进一步探析自我与他者的关系。第一节探讨话语暴力的运作方式及其表征,同时以美军虐囚照的生产及传播为例,剖析巴特勒如何通过考察暴力生产系统来进一步拓展述行理论。第二节论述巴特勒回到犹太教传统,主张将灾难视为面向他人的契机,通过恐惧与哀悼感知与融入他人的存在。同时,结合福柯对作为知识范畴的“人”的思考对勒维纳斯进行修正,巴特勒指出只有彻底改写“人”的定义才能真正面向他人。第三节通过揭示民族与国家的想象性共同体特征,论述巴特勒以非暴力及文化翻译等策略对抗暴力的合理性及实践意义。  结语为全文第三部分,基于论文主体部分对巴特勒述行理论及其文化实践的考察,在此运用德勒兹的“少数文学”概念与卡夫卡的文本作互文比照,总结巴特勒的文本风格、论证逻辑及思想意义。首先概述巴特勒文本的越界特征,它超越了文学、哲学、政治等学科界限,其文本的研究对象及策略同样具有越界性。第二,巴特勒的写作具有莫比乌斯带式的循环与开放性,不通往结论而重在探讨可能性。与此相应,她主张应在保持对身份质疑的前提下多元并存。最后,巴特勒通过对诸多越界者的身份探究担负起为少数人写作的职能,通过对少数群体的集体表述,有力地促进了不同身份的团结。
其他文献
对福建与华东联网后福建电网安全稳定问题进行了研究.从福建电网暂态稳定、内部网架结构、低频振荡、无功补偿与短路电流等方面分析了联网对福建电网的影响,并给出了有关计算
话剧《四世同堂》继承了老舍先生原著的“京味儿”语言特色,在台词设计上,田沁鑫运用了富于北京方言特色的儿化词、“您”字、方言词语和方言熟语,凸显作品的“京味儿”语言
在石材生产加工这一行业,大部分工伤和最严重的事故都是发生在石材的各种搬运作业中.为了加强对安全作业的重要性和应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的认识,意大利托斯卡纳大区启动了“
汤亭亭(1940-)是当代美国著名的华裔女作家,她的写作总是围绕美国社会中华裔的生活与经验进行。在有限的创作里,《女勇士》与《中国佬》是汤亭亭最早也最负盛誉的自传式“姐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提出了一种基于全局发电最优的调度计划方法,它对电网的日用电量用K-T算法进行最优化求解,将其分解到各个交换计划,再用系数法求得交换计划曲线,在时间变量t较小时,则交换计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摩诃婆罗多》是一部有关印度古代社会的百科全书式史诗作品,其中极富譬喻与例证故事,对后世诗人和剧作家影响很大。本文以这部“大史诗”作为考查对象,从语文研究出发,分三个方
在中国现代文学发生发展的过程中,现代大众传媒的参与不仅为文学提供了物质基础,并且从根本上改变了现代文学的写作方式、传播方式以及阅读方式,可以说正是大众传媒引领了中国文
随着以计算机为中心的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引入 ,进入地区电网调度中心的信息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在复杂故障状态下涌入地调的大量信息 ,大大增加了运行人员判断和处理故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