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改善大型工程项目管理绩效,理论界与实务界做了大量尝试,促使技术、信息、合同治理范畴内各类新技术工具的出现,且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有一个研究领域有待拓展与深入,这就是项目管理者的积极性问题,尤为体现在对承包人的激励问题。在寻找项目治理激励手段时,研究发现合理风险分担就是一种激励因素。因为合理风险分担能够促使承包人合理控制建造成本,并能在合同状态变化时得到相应补偿,具有保障发包人利益的项目管理积极性。目前,尽管合理风险分担对工程项目管理绩效具有积极影响的观点已获得实务界认同,但在工程实践中仍普遍存在风险分担决策悖论,即发包人不采用有利于合同履行的合理风险分担方案,形成风险分担决策中的逆向选择。随即产生的是,承包人无法获得合同状态变化下的相应补偿,诱发了其利用合同漏洞予以获利的行为动机,致使项目管理难以形成“安分守己”、“风平浪静”的状态。究其本质原因,在风险分担条款设计中,发包人对承包人缺乏信任,“信任”供给不足。因此,探索发包人信任对合理风险分担方案影响机理及承包人合同状态变化下的补偿实现机制作用链,形成“信任-发包人合理风险分担-合同状态变化补偿下的承包人安分守己”的正循环自适应过程已成为重要的关键科学问题。有鉴于此,本文针对上述科学问题在以下四个方面进行了理论性研究:1、工程项目信任与风险分担的理论性梳理:以技术、组织及契约范式为主线分析了工程项目风险分担研究进展;在对已有研究文献梳理的基础上,以范式紧张为落脚点分析了关系要素信任与风险分担的契合性,提出了信任对风险分担的潜在影响性。2、基于数据可靠性提升的质性材料与量化分析集成研究方案设计:鉴于工程项目信任研究所涉及的项目情景依赖性、道德风险特征,数据可靠性已成为制约工程项目信任研究拓展的瓶颈。通过构建基于工程实践最优投影(OptimalProjection)的受访者焦点小组(Focus Group)及“情景带入”式的半结构性访谈过程模块,将信任与风险分担相关研究问题进行了“靶向”式方案设计。3、基于扎根理论的探索性分析与文献归纳演绎构建了信任、合理风险分担及合同状态变化补偿实现的理论假设模型:鉴于已有文献对信任对风险分担的影响性研究鲜见的现实情景,通过基于扎根理论的探索性模型建构、基于互惠型社会交换、社会资本、不完全契约等理论的归纳演绎分析,构建了信任、嵌入合同柔性的合理风险分担及合同变化状态补偿三变量间的驱动、调节理论假设模型。4、基于问卷调查法的样本数据实证分析:借鉴及修正已开发的信任、风险分担等量表;通过基于焦点小组的问卷调查法对理论假设模型进行了检验,揭示了信任对嵌入合同柔性的合理风险分担方案形成的驱动作用及在合理风险分担与合同状态变化补偿间的非调节性作用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