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翻译是一项系统而又复杂的工作。在跨文化交流当中,翻译工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各个国家之间文化交流的深化以及世界经济发展全球化程度的扩大,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国外音像作品被引进到我国。其中,大量的英文电影电视剧在中国赢得了广大观众的追捧和喜爱。应该说,时下观看原版英文电影在时尚追求者心中已经逐渐成为一种生活品质和优雅情调的象征。在这种情形之下,外文音像作品的字幕翻译已经成为市场需求量急剧增长的一项工作。情景喜剧的翻译是字幕翻译当中相对来讲比较特殊的一种。《老友记》是美国情景喜剧中的一部佳作。在剧中,个性鲜明的人物、淋漓尽致的表演、匠心独运的剧情编排以及智慧巧妙的言语幽默得到完美的融合,向观众全景呈现了典型的美式幽默。在本论文中,笔者选择了《老友记》作为研究对象,探讨情景喜剧台词中的精华——言语幽默的翻译问题。与翻译其他的文学文本相比,翻译情景喜剧台词中的言语幽默对翻译者来说确实是一种新的挑战。原因在于,幽默的效果在翻译之后是应该被保留下来的。但是在实际的翻译过程当中,由于不同语言和文化之间存在的巨大差异,想要实现在译本中保留原文本中的幽默效果是相当困难的,至少难以同等程度地保留下来。现在充斥于互联网上形色各异的《老友记》字幕版本俯拾即是,但是尽如人意的翻译却是寥若晨星。网络上流行的中文字幕都是由非权威的翻译公司或者翻译组翻译并发行的,他们的翻译工作缺乏一种科学理论来指导和引航。奈达在他的功能对等理论中提出了一种新的翻译理念,那就是“读者反应”。它要求译者应该让译本读者对译本作出和源语文本读者同等的反应。这种观念正与翻译《老友记》中言语幽默的目的相一致。翻译言语幽默旨在同等程度地保留源语文本中的幽默效果,这是为了使中国的《老友记》观众能够享受到与美国观众以及其他以英语为母语的观众同样的欢笑和感官体验。正是基于此种契合,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可以为《老友记》的言语幽默翻译工作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本论文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论三部分。具体内容如下:第一部分是引言,介绍本论文的研究目的,研究内容的现实学术意义,以及与本论文研究内容相关的研究成果和目前国内外的相关研究状况。第二部分进入到正文部分。正文分为三章。第一章是理论综述。介绍和追溯了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的基本定义和发展过程,并对功能对等理论进行了详细解读和认知,指出该理论在指导情景喜剧翻译方面的意义。第二章主要探讨功能对等理论指导《老友记》言语幽默翻译的可行性。首先,分析《老友记》中的语言特点,并把本文涉及到的《老友记》台词中的言语幽默进行分类,包括普遍性幽默、语言学幽默和文化负载性幽默。此后,分析了言语幽默翻译过程中的障碍和局限性。这些问题来自于观念上的差异、目的语中文化现象的空白或缺失、源语本身的语言特点以及音像文本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最后,笔者对运用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来指导《老友记》中言语幽默翻译的可行性作进一步的解释。功能对等理论的核心概念是以“读者反应”来衡量翻译质量的优劣,而《老友记》言语幽默翻译的目的同样是期望幽默效果在翻译之后能够在中国观众中产生同样的效果,在这一点上二者正相契合。第三章是遵循功能对等理论的思想进行翻译实践。笔者选取《老友记》剧本中的台词作为具体实例进行研究,按照奈达提出的翻译的四个步骤——分析、转译、重组和检验,从功能对等理论的视角分析和评价言语幽默的翻译,分别针对《老友记》中三种不同的言语幽默提出翻译策略。在翻译普遍性幽默时,目的语表达方式的自然是最重要的。在翻译运用了源语本身特点制造的幽默时,译者必须要模仿原文本,利用目的语的自身特点进行相似的二度创作。而对于渗透了文化背景知识的幽默,译者在翻译时最首要的任务就是在译文中揭示出原文本中暗含的文化背景,并且弹性地运用翻译策略把译文中幽默效果的损失控制到最小程度。经过这样具体分析之后,对于每个所选实例,笔者都给出了合适的中文译文。论文最后的结论部分是对整篇论文的研究成效进行的总结概括,指明情景喜剧翻译的研究方向,并为今后进一步的研究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