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计算机逐渐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计算机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巨变的同时也影响着我们的大脑。计算机正在日益成为我们加工信息的一个重要辅助工具。计算机作为信息加工的辅助工具需要实现与人的信息交流,这种交流的前提是实现信息的输入。目前,通过键盘将人类语言输入计算机是最常用的信息输入形式。要想实现人类语言的计算机输入,必须通过一定形式的信息编码。汉字计算机输入的主流编码方式包括形码和音码两类。长期经常性地使用形码或音码实现汉字的计算机输入,并越来越少地使用纸笔书写汉字,似乎正对中国人学习和掌握汉字产生着微妙的影响。我们的研究所关注的两类计算机输入法,分别是:基于字音编码的拼音输入法和基于字形编码的五笔输入法。拼音输入法使用者在汉字输出过程中需要首先完成字音提取,然后借由音码的中介来实现汉字的计算机输入,五笔输入法使用者需要首先在头脑中激活字形表象,然后借由形码的中介来实现汉字的计算机输入。拼音输入法由于其自身具备上手快、不需记忆字根的特点,在计算机文字输入中被广泛运用。有关两种汉字输入法对儿童掌握汉字和汉语学习的影响业已开始受到语言学界和心理学界的关注。然而,国内还鲜有研究者采用认知心理学的实证范式探究计算机的汉字输入法对已经熟练掌握汉语的中国人汉字认知的影响。我们从汉字识别和言语产生以及心理词典的结构三个方面探讨汉字的计算机输入法对个体汉字认知的影响。
实验1:采用未知任务条件下的图片形音判断任务研究两类输入法对个体心理词典中形音义之间连接强度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长期经常性地使用计算机进行汉字输出的个体心理词典的结构似乎发生改变:五笔惯用者心理词典中字义和字形的连接强度相对加强;拼音惯用者字义和字音的连接强度相对加强。
实验2:采用基于语义的启动范畴判断任务(高频字),探究两类输入法惯用者汉字识别过程中形音义激活时序是否发生变化。结果发现,拼音输入法惯用者对高频汉字的识别表现出与普通人群对低频汉字识别相似的过程。
实验3:使用图词干扰范式研究两类输入法惯用者的言语产生过程,结果发现拼音输入法惯用者相对五笔输入法惯用者和普通人群存在字形启动效应延后的现象。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及我们对汉字加工特点的认识,我们认为字音编码是一种与汉字认知的个体发展特点相悖的计算机输入法编码方式。相对而言,五笔输入法所采用的字型编码形式更符合汉字认知的特点,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看是一种更值得推广的编码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