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贵州省杨寨煤矿区为一全新勘探区,以往地质研究程度不足,在区域构造上隶属中营向斜之西北翼,地层倒转,倾角较大,约为40°~70°,构造复杂程度中等。煤矿区出露地层有二叠系下统茅口组;二叠系上统峨眉山玄武岩组,龙潭组,长兴—大隆组;三叠系下统飞仙关组,永宁镇组。含煤地层为上二叠统龙潭组,为一套泻湖—潮坪相的海陆过渡相沉积,主要由褐色粘土岩、砂质泥岩、泥质砂岩、煤层及少量泥质灰岩薄层组成,根据其岩性及生物化石组合特征,自下而上可分为四个岩性段,第一段:玄武岩顶至Ⅷ标顶界;第二段:Ⅷ标顶界至23号煤层间接顶板细砂岩底界;第三段:23号煤层间接顶板细砂岩底界至Ⅳ标;第四段:由Ⅳ标至Ⅰ标。其中二、三、四段为主要含煤段,通常煤层分布范围广,稳定性较好,一般结构简单,以薄煤层和中厚煤层为主,可采性较好,硫分高,多为中—高硫煤。煤矿区属中营向斜西翼,为一倒转的单斜,呈北东~南西向展布,沿地层走向和倾向次一级小褶曲发育,但褶曲幅度较小,造成次一级褶曲发育的主要原因是受逆冲断层挤压、牵引、磨擦所致;区内主要发育二期次一级断裂构造,先期形成的F1、F2二条断层贯穿南北,为矿区主要的控矿断层,后期形成的F3、F4二条断层为斜交断层,大致为东西向,其中F1、F2二条断层和矿区煤层赋存直接相关。煤矿区主要煤质类型为肥煤、1/3焦煤,煤矿区主要受深成变质作用,随着埋藏深度的增加,矿区煤层挥发分会逐渐减少,镜质体反射率增大,煤变质程度增高,区域岩浆热变质作用在该区不明显。煤矿区瓦斯含量高,随着深度的增加,甲烷含量总体上有所增加,乙烷含量呈较明显的增加趋势,属超级瓦斯含量,煤层瓦斯保存条件良好,矿区虽经多次构造运动,但含煤岩系未受到古风化剥蚀,控制矿区煤层的主要断层F1、F2并未切穿致密岩层,没有在含煤岩系中形成明显与外界相通的通道,使煤层气得以较好保存,矿区龙潭组含煤岩系及其基底峨眉山玄武岩组,上覆下三叠统飞仙关组均为隔水层或弱含水层,通常无明显的水力联系,属岩层—水力封闭型煤层气田,具有较好的开发利用前景,在今后的工作中,应进行一些钻孔实测渗透率、地应力、孔底及煤层温度等参数的测定和收集,以准确评价矿区煤层气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