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胃管置入已广泛应用于胃肠减压、洗胃以及经胃管注食、注水、注药,是临床上重要的一种常用诊疗技术,但常规的胃管置入技术存在一些缺陷:首先,在盲视下进行胃管置入,对解剖上生理性狭窄及变异、置入深度等方面难以准确把握,可能导致一次性成功率降低、操作时间延长、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增加(如粘膜损伤及出血、误入气管等);其次,对置入胃管困难病人(如气管插管及气管切开、无咽反射、昏迷状态及高龄老年病人等情况),操作者使用常规的胃管置入技术可能不能有效地完成胃管置入,延误患者诊疗机会。因此,临床上需要一种能够为胃管安置提供有效帮助的新技术,使胃管安置更有效、安全、简便。 本项目组在前期“超微型可视吸痰及胸腹部穿刺探查/引流系统”(已获国家发明1项及实用新型专利5项)的基础上改进,设计了新型可视化胃管置入系统原型机,该系统由超微型光纤(光纤直径OD=0.803mm)、内窥镜摄像光源系统、计算机采集系统、显示器,胃管组成。安置胃管前,将超微型光纤放入胃管腔内,超微型光纤在实施胃管安置过程中提供可视化界面,为安置过程提供引导,减少胃管安置的盲目性,可能节约安置时间。本课题通过模拟假人实验、操作者分组训练后能力测试实验及动物实验,探讨新型可视化系统在胃管置入的可行性、有效性、安全性。 第一部分:新型可视化胃管置入系统的调试与改进 目的:改进一种适用于胃管置入的可视化系统。 方法:一种适用于胃管置入的可视化系统的改进、调试:在前期研究基础上,为满足常规胃管置入深度,研制出新的超微型光纤,结合内窥镜摄像光源系统、计算机采集系统、显示器、胃管,完成新型可视胃管置入系统原型机的组装;将研制的超微型光纤放入胃管腔内,调试亮度、焦距、对比度、饱和度等指标获得最佳成像效果,验证该系统能否在胃管置入过程中的提供清晰的可视化界面,并对图像信息进行捕捉、采集、记录,完成新型可视化胃管置入系统的调试。2、使用新型可视化胃管置入系统对字体、管道、模拟假人解剖成像,调整最优参数,获得最优成像质量,对不同型号的胃管进行可视法的胃管安置。 结果:新型可视化胃管置入系统可以提供胃管安置过程中可视化界面,能够清晰显示咽喉部、气管及食管开口、食管三处生理狭窄等图像,成像清楚,在不同型号的胃管均能提供可视化界面。 结论:新型可视化胃管置入系统的成像效果,能满足临床上胃管置入过程中对解剖结构的分辨要求,在不同型号的胃管均能提供可视化界面,帮助操作者完成可视化胃管置入。 第二部分:可视化胃管置入系统的模拟假人及培训实验 目的:利用可视化胃管置入系统进行模拟假人及培训实验,评估可视化胃管置入系统在胃管置入方面的可行性、安全性、有效性。 方法:医师组操作者分组采用可视化置入法(10名)或传统/盲视置入法(10名)行胃管安置,每名需完成10次胃管安置操作,记录其操作过程中的时间、并发症等指标;培训组操作者随机分组接受可视化培训法(20名)或传统/盲视培训法(20名),培训后采用相同的方法完成5次胃管置入操作,考核其能力提髙情况,记录操作时间、并发症、问卷调查等指标。 结果:医师组胃管置入实验中:可视组的操作时间为22.56±3.08s,盲视组的操作时间为37.30±4.12s,两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n=100);盲视组共有19次的置入错误(19%),可视组共有0次的置入错误(0%),两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n=100)。在培训组胃管置入实验中:培训后,可视培训组与盲视培训组利用相同的置入方法接受相同考核,可视培训组的操作时间为27.83±2.84s,盲视培训组的操作时间为32.71±2.34s,两组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n=100);可视培训组共用7次置入错误的情况(7%),而盲视培训组共有20次的置入错误(20%),两组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n=100);另外,问卷调查发现可视组培训学员主观感觉此次培训效果对其能力提髙较大,盲视培训组3.0(3.0,4.0)分、可视培训组4.0(4.0,5.0)分(P>0.005,P<0.01,n=20)o 结论:可视化胃管置入系统对模拟假人及临床培训方面均具有可行性,与传统的盲视置入方法相比,置管效率更高、并发症更少、安全性更好,为活体动物实验提供了前期基础,也为临床上学员培训方面提供了一种髙效的培训方法。 第三部分:新型可视化系统行活体兔胃管置入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新型可视化系统行活体动物胃管置入的可行性、有效性、安全性。 方法:采用系统随机分组法将20只实验兔随机分为可视组(n=10)、传统/盲视组(n=10),分别用两种不同的胃管置入方法进行操作,采用经口置入途径,每只兔子接受3次胃管置入操作,比较两种不同胃管置入法的效率、并发症发生率(错误置入率、粘膜受损程度)。 结果:可视组完成胃管置入所需时间为29.38±3.70s,盲视组所需时间为45.95±5.96s,可视化胃管置入组在操作时间方面明显少于盲视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n=30);可视组共有0次错误置入(0%),盲视组共有9次错误置入(30%),可视组在错误胃管置入次数明显少于盲视组,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n=30);可视化胃管置入组粘膜受损程度明显低于盲视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n=30)。 结论:可视化胃管置入系统不仅提供胃管置入过程的可视化界面,并能够显示胃管最终是否置入胃内,降低了胃管错误置入、置放,提髙了置管的效率,使整个胃管置入过程更加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