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著名小说家弗·司各特·菲茨杰拉德的代表作《了不起的盖茨比》讲述了理想主义者盖茨比追求宗教化爱情的悲剧,揭示出古典的宗教化爱情观与现代世俗社会的矛盾性。本文运用马克思·舍勒的现象学情感分析理论,分析盖茨比与黛西的爱情观,探讨现代商业社会下,爱情精神性价值的缺失。美国的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被称为“爵士乐时代”,从经济上看社会在快速发展,但同时传统价值观却在崩溃,而新的价值秩序尚未形成。于是,消费主义、物质主义盛行,实用主义、个人主义主宰人们的行为,传统的神性价值被抛弃,社会进一步世俗化,人们不再相信上帝。与此相应,人们的情感状态也处于混乱,新旧价值观的冲突对个人的影响愈益明显。这股世俗化的潮流在爱情观上的表现就是爱情世俗化,爱情不再忠贞不渝,而是与名利、财富、家庭相联系;爱情也不再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更多的是感性需要。世俗化了的爱情无法持久、情感体验不再强烈深刻,性不再与爱关联。盖茨比的个人悲剧就是这一时期情感价值冲突的体现。盖茨比的爱情观体现了宗教化爱情观,他对于爱情在精神上、心理上的追求就像虔诚的信徒一样。他的爱的经验和宗教经验一样,克服主客(爱与所爱)之间的对立,努力达到主客合一,这种爱的特征和宗教特征一致;宗教意识具有神秘性,而盖茨比的爱也是神秘的。这种爱的神秘性,在旁人看来平常或平淡,但就盖茨比而言却是神秘与壮烈并举,令他沉溺其中,精神得到升华;盖茨比的爱情观具有宗教情操,在他的爱的信仰里,爱至高无上,其它皆可等闲视之;他可以把自己的一切押上,耗去他全部的地位、名誉、精神、时间、财富,甚至是离经叛道、改变自己、抛弃平庸的人生,以至失去生命。盖茨比的爱情深入灵魂,使爱情神圣化、情操化、永恒化,所以他的爱成“痴”。从某种意义上说,他这种对灵魂的专注和献身精神是不折不扣的宗教精神。黛西的爱情观是一种世俗化的爱情观,不具有神性价值,受社会规范、社会陷阱、家庭磨擦和欲望的控制,容易产生内心危机和精神空虚,会自觉或不自觉地陷入孤独。爱情世俗化的人冷漠无情,但是还需要在精神上、心理上象征性地像信徒一样完善其爱情。黛西的爱情体现了这一特征:她时常感到空虚,明知婚姻不幸,为了财富、地位还是不愿放弃;心中充满对真爱的渴望,但是缺乏追求真爱的勇气;黛西对生命冷漠无情,她压死人后却把责任推给别人,甚至自己的爱人。盖茨比的爱情悲剧表明他对现代商业社会的绝望。物质的进步和工商业的发展并没有提升精神价值;相反,社会价值秩序混乱。人们抛弃神性价值,连传统的宗教爱情观也一同丢失;物质的力量超过精神的力量,人的精神世界成为荒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