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角日阿玛铜铁矿床位于加多岭整装勘查区,位于发生在三叠纪晚期金沙江结合带的俯冲事件形成的江达—德钦陆缘弧带。在消减过程中,北侧巴颜喀拉—松潘边缘发生向西南方向俯冲,形成了伴有二叠纪外来体的晚三叠世混杂岩,与之相应的印支—燕山早期中酸性侵入体分布比较广泛,该消减带的后期构造活动,以走滑断层为主,主要为一系列断陷、冲断以及顺时针方向的走滑断层,与之同期有浅成中酸性岩浆侵入和局部的火山喷发活动。含矿热液在有利部位富集成矿。目前在整装勘查区已发现铁铜等多会属矿床(点)16处,矿床类型主要有加多岭玢岩型、热液交代型、矽卡岩型及沉积型等,角日阿玛铜铁矿就属于矽卡岩型矿床。 在充分收集和整理前人资料及分析测试的基础上,依托角日阿玛铜铁矿勘查最新成果,从角日阿玛矿床区域地质特征、矿床地质特征入手,通过对矿床的矿体特征、矿石特征、围岩蚀变特征等的系统分析、研究,总结了角日阿玛铜铁矿床的矿床成因和成矿规律,提出了找矿标志和找矿方向。取得主要成果和认识如下: 首先研究确认矿床区域成矿地质背景,系统分析地层、构造、岩浆作用、地球物理特征、地球化学特征、遥感影像特征和矿产特征,总结区域成矿规律,分析矿床受地层、岩性和构造控制的特征。 其次,通过对角日阿玛铜铁矿的地质特征、矿体特征、矿石特征、围岩蚀变特征进行分析,总结本矿床成矿地质作用,对本矿床成因进行分析。角日阿玛矽卡岩型铜铁矿床的成矿时期为三江造山系陆内俯冲造山阶段,随之而来是大规模的构造与岩浆活动。区域上断裂构造和褶皱的发育为岩浆上侵提供了良好的通道。岩浆活动一方面带来了深部的成矿物质,另一方面提供了热力活化了围岩,使得岩-水作用迅速进行,积累更多的成矿物质。角日阿玛铜铁矿床的主要控矿构造为下三叠统碳酸盐岩的层间破碎带,底板的大理岩对成矿起着良好的屏蔽作用。破碎带为成矿流体提供了空间,接触交代作用得以充分的进行。在酸性岩浆大量侵入时热量大量散发,活化围岩(碳酸盐岩),岩浆逐渐冷却,分异的同时形成大量的成矿元素,在层间破碎带内汇聚形成矿(化)体。本矿床属于典型的接触交代型矽卡岩型矿床。 最后,根据角日阿玛铜铁矿床成矿作用和控矿因素特点,提出了地层与岩体标志、构造标志、围岩蚀变标志及物探异常标志等四个找矿标志。综合分析了本矿床的下一步找矿方向,对CuFeⅠ、CuⅠ、CuFeⅤ三个主矿体的铜资源量进行了预测,共预测铜金属资源量(332+333)75317t,仅3个主矿体的铜资源量就达到了小型矿床规模,能够满足加多岭整装勘查项目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