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事件中主流媒体内容生产对公众风险感知影响机制探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jsub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让风险信息传播重新走入大众视野,与之前非典、甲流H1NI型流感相比,此次风险事件传播的最大特点是信息对互联网的高度依赖。众多新媒体让风险事件传播坐上了“火箭”,海量风险信息在短时间内冲击着公众,影响着公众的风险感知。在这个过程中,媒介表现是如何显著影响公众风险感知的?对其进行研究,发现信息生产降低风险感知程度的方式方法,对从媒体层面加强风险治理效果具有重要意义。由此,本文以新冠肺炎疫情为研究背景,以主流媒体的风险事件传播为研究对象,以人民日报微博客户端生产的信息内容为研究文本,从信息的媒介丰富度、内容类别、内容情绪三个维度研究媒介信息对公众风险感知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在风险事件中,主流媒体生产的信息类型满足公众基本需求的程度越高,内容情感值越丰富,越能降低公众风险感知。以及先进榜样类内容与其他类型内容相比,能够表现出显著降低公众风险感知的效果。总之,在“后真相”时代下,为了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舆论环境,在许多涉及社会热点的危机事件报道中,只有主流媒体等媒体机构以真实、详实、务实的声音引导受众理性的表达观点,才能更好的避免舆论两极分化、舆论场撕裂等现象发生。由此,本研究对于主流媒体机构等媒体机构应当采取何种有效的信息生产方式来降低大众的风险感知程度、安抚大众的受害心理、消除大众的恐慌情绪提供了有益的借鉴。相信随着技术的进步,日后的研究能够更加精准的细分复杂情绪类型信息给公众风险感知带来的影响,有助于更加准确的判断风险感知的影响因素,为媒体更好发挥在风险处置中的功能作用提出更具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其他文献
央视新闻主播是“央视新闻”这一主流媒体的重要符号形象,是观众感知“央视新闻”品牌权威性与影响力的重要因素。作为现今央视新闻主播媒介形象的两大构成因素,媒介内容和客观形象的影响力日益突显。一方面,多元的媒介形式传播了央视新闻主播形象的丰富内容,另一方面各类媒介也不断影响着央视新闻主播的行为。在线性电视传播时代,央视新闻主播呈现于公众面前的严肃端庄形象深刻地印烙在数量相当庞大的观众记忆中,而在新媒介环
学位
2019年新型冠状病毒自爆发以来,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具破坏性的呼吸道疾病之一,感染了全球数百万人,对全人类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威胁。经过我国不懈的努力,国内疫情总体得到了有效控制。疫情防控工作常态化以来,实施以预防为主的防控策略。但疫情在多地出现反复,出现零星病例,甚至形成聚集性疫情。因此,为保障新冠疫情防控工作的顺利进行,促使个人自觉做好新冠防护行为成为当前疫情防控亟待关注与研究的问题。个体主
学位
从2020年新冠肺炎大流行开始到现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发生了变化,社会隔离开始成为一种常态。人类的大部分社会生活从室外走向居室内,从线下转移到了线上,这种大危机下的特殊状态,也让居室空间的性质发生了改变,阳台作为普通的居室空间的地位被各方社会行动者抬到了显要位置。这源于阳台在居室空间“即在室内,又在室外”的空间“阈限”结构特征,从古至今,这样的阈限性特征在错综复杂波云诡谲的人类社会关系之下表现
学位
作为当下广受关注的新兴媒介业态和消费场域,电商直播正在造就一种全新的媒介文化景观和商业交易模式,并凭借其实时互动、信息丰富、场景多元等特性高度嵌入用户日常生活,深刻影响着用户的媒介接触习惯与消费行为意向。因此,如何有效连接媒介的文化价值与商业价值即提升电商直播中消费者的在线购买意愿,已成为学界与业界都值得深思的课题。本研究以说服理论模型为主体视角,重点探究说服外部刺激要素与内部作用要素的态度改变过
学位
近些年来,随着互联网媒体的迅速发展,网络电商经济得到迅速发展。与此同时,地方领导在落实脱贫工作和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开始尝试将乡镇经济向网络经济转型,然而电商经济在给乡镇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遇到了新的挑战,乡村的网络普及度较低,生产和销售的信息不对称,电商经济发展滞后。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带来了更大的挑战,线下销售渠道受阻,农产品滞销情况严重,于是许多地方领导走进直播间,帮助当地的农民直播带货。
学位
<正>中药饮片代煎是医疗机构接受患者委托对中药饮片进行煎煮加工的一种服务。随着国家医药政策的影响,各医疗机构的中药代煎服务需求量呈上升趋势,做好医院中药饮片代煎管理至关重要,对中药代煎服务的质量进行严格控制,进一步加强用药安全管理,提升合理用药水平,保障医疗质量安全和人民健康权益。帕累托图主要是用来寻找关键因素的,可以分析质量问题,是确定产生质量问题的主要因素。鱼骨图是一种发现问题“根本原因”的分
期刊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以武汉为中心爆发,武汉疫情防控指挥部立即对武汉采取了史无前例的“封城”举措,在此期间,武汉公众经历了极大的生活转变。本研究以新冠肺炎疫情作为分析情境,以“封城”期间的武汉公众作为调查对象,研究他们在“封城”期间对于疫情信息的导向需求、自身媒介使用以及情绪反应情况,试图厘清武汉公众的导向需求、媒介使用与情绪反应之间的影响机制。本研究基于议程设置理论中的导向需求概念、媒介依赖
学位
COVID-19大流行(pandemic),不仅对全球公共卫生构成重大挑战,更引发了围绕新冠病毒有关的污名化现象。正如苏珊·桑塔格认为,人们不是把疾病当作一件单纯的事实,而习惯于给疾病赋予宗教、种族、道德观等文化意义。新冠病毒有关的污名现象与去污名化的策略值得后疫情时代的社会关注。本研究基于风险的社会放大概念框架下的污名化过程,认为接触有关新冠病毒的新闻报道与个人的社会资本,均会影响对新冠病毒风险
学位
垃圾污染防治一头连着减污,一头连着降碳。自愿减排交易信息平台披露的《CCER项目监测报告》显示,回收固体废弃物减排效应突出,对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有着重要的贡献。Schultz等人在2011年的研究中提到,有证据表明,大部分垃圾与个人行为有关。要想缩小大众“垃圾分类意图—行动”差距,需要设计有效的沟通信息策略。根据扩展并行处理理论模型的长期应用检验,恐惧诉求是有效的,除了对威胁的强烈感知,还对建
学位
数字技术的发展正带来一场深刻的视觉变革,影像信息的大量增殖推动我们进入“视频化生存”的内容生产和消费常态,日常生活日益深刻地与视觉传播的逻辑融合。在此背景下,个体日渐通过以短视频为代表的视觉语言感知、记录其日常生活,并由此参与到媒介化的公共生活实践之中,进而深刻地影响了个体线上内容生态、公共参与的方式和类型。与此同时,这一以普通个体的见证和记录为名的视觉传播实践,意味着一种以日常纪实影像为代表的泛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