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治理中国方案的话语建构与国际认知

来源 :上海外国语大学 | 被引量 : 25次 | 上传用户:caoyufei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推进和国家间相互依赖程度的加深,战争、贫困、粮食短缺、环境污染、资源枯竭、核安全、网络空间安全、跨国犯罪和恐怖主义等一系列问题,已经不可能仅在主权国家的领土范围内产生威胁和影响,更无法仅靠单一国家加以解决,它需要全世界各国的通力合作。于是,对全球治理相关理论和实践的思考、讨论与创新,日益成为世界政治和经济发展的重要议题。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国际权力体系出现了转向趋势,发达经济体相对衰落,新兴经济体迅速崛起,在全球治理体系建构层面,开始出现从“西方主导”向“西方非西方共同治理”的转向。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等国家领导人十分重视全球治理工作,“中国贡献”、“中国方案”、“中国声音”、“中国药方”等全新提法频繁在国内国际的重要场合发声,以期逐渐实现中国在全球治理中从被治理者、疏离者向积极参与者和主动建设者角色的转型。中国政府特别强调,为了实现更加完善的全球治理体系,需要中国作为新兴经济体国家的代表,努力提升制度性话语权。制度性话语权的实现需要两个层面的建设,一是建构起全球治理的中国话语,这就是当前频频发声的“中国方案”;二是通过中国话语在国际上的话语互动,形成国际共识,完成话语权的实现。因此,本文的研究将围绕两大核心问题展开,即“中国怎么说”和“世界怎么看”。回答“中国怎么说”,实质是审视中国如何在融入现有国际制度的过程中,积极贡献改革国际机制的方案,提出具有中国特色并符合国际新秩序基本价值观的治理理念和具体措施,创新和完善全球治理理论。鉴于中国方案的组成,一是中国的全球治理理念,二是中国全面参与全球治理体系的顶层设计与改革的实践,因此,对全球治理中国话语的分析,包括两个子问题:问题1——全球治理中国方案的整体理念话语框架是如何建构的?问题2——在塑造中国主动参与者和积极贡献者国家身份的过程中,全球治理中国方案的参与实践话语框架是如何建构的?回答“世界怎么看”,实质是审视中国所倡导的全球治理理念和改革思路,是否在国际层面达到共识,国际社会对中国方案的认知是否与中国所期望的全球治理角色和身份相统一。分析国际社会对中国方案的认同程度,本文从媒介框架理论与社会认知互为作用的理论视角,提出两大核心假设——假设1:中国方案话语日益成为国际社会的广泛共识;假设2:中国方案话语在新兴经济体获得了比发达经济体更高程度的认同。对于假设的检验,通过选择分别代表发达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国家的媒体对中国方案报道的关注度和报道议题框架两个指标的定量、定性研究来实现。本论文共分为六个章节。绪论部分在分析了当前全球治理的国际权力转向背景基础上,提出了本研究议题的意义所在。第一章在综述了国内外全球治理理论研究成果基础上,分析了本论文研究框架搭建的理论基础。首先对本论文的核心概念之一——全球治理的中国话语建构从历史梳理、概念界定、话语构成等几个维度加以厘清,对本论文的核心概念之二——国际认知从媒介话语的框架化过程和社会认知关系视角进行分析,最后将两者之间的比较关系汇聚于实现中国制度性话语权的问题上,建立起通过比较全球治理的中国话语内涵和国际认知之间的认同与差异,来检验中国制度性话语权提升效果的理论合理性。第二章梳理了本文的研究问题、研究框架和样本选择过程,通过收集处理习近平等国家领导人阐释中国方案时的整体理念话语和参与实践话语,分析这两大主要话语框架的建构过程,从而回答中国话语的建构问题。通过对所选9个国家15家媒体的媒介话语研究,分析国际社会的认同程度问题。第三章具体进入中国方案整体理念的话语建构过程分析,结合沃达克的历史语言学、菲尔克拉夫的批判话语分析和范迪克的话语与社会认知理论,通过主题和词汇两大话语次序在共时性和历时性变化上的规律,作者发现传统性话语和创造性话语两套体系在与中国不同时期的外交实践的互动中,逐渐形成中国的全球治理理念。这一理念延续了中国一贯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延续了国际体系的基本原则。同时在新的国际格局下通过“人类命运共同体”话语、“包容性发展”话语、“创新”话语和“倡导者”话语等,形成中国特色的、与时俱进的治理理念。第四章以中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实践为切口,以G20机制下的中国经济话语实践为个案,对参与实践与话语之间的互构关系进行分析。主要基于“实践理论”框架和中国参与国际事务的影响因素理论,从参与意愿和参与能力两个维度,构建起中国的经济实践话语框架,以及由此所体现的中国主动参与者、倡导者和积极贡献者的国家身份。第三章和第四章共同完成对中国方案所体现的全球治理中国话语建构过程的分析。第五章是对国际社会认知情况的分析,通过发达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代表国家的相关媒体,对中国方案的报道关注度和框架化解读两个层面,通过14个具体指标分析检测下的量化和质化研究,对本文提出的两个假设进行检验。得出结论是中国方案日益在世界范围内受到了普遍的关注,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创新驱动战略、成立亚投行等具体举措在改革全球治理机制问题上受到了普遍的期待,但发达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之间的认知鸿沟依然明显,中国方案在新兴经济体国家得到较高程度的认同,而在发达经济体国家仍然处于较为有限的认同中。经过中国话语和国际话语框架之间的比较,第六章对如何提升中国制度性话语权做出思考,得出的结论是:一、我们要牢牢抓住国际格局深刻变化和国际权力体系发生转向给中国制度性话语权的提升带来的契机,承担起引领全球治理的大国使命。二、大力发挥经济外交在提升中国制度性话语权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三、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全球治理观是对突破主权国家利益和全球利益之间矛盾的积极尝试。四、中国的“天下观”思想要成为制度性话语在全球治理体系改革上发挥作用。
其他文献
在后现代语境中,由于英雄期待与英雄本领之间的脱节,英雄精神与英雄形象之间的背离所导致的英雄空间的形成,以及这个空间的分割和膨胀,导致了英雄的被改造和被消解,尤其是第
目的:探讨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计算方法,分析评价大型医学影像设备的绩效。方法:分析2014-2016年磁共振成像(MRI)、X射线计算机断层成像(CT)及数字X线摄影(DR)的数据,以设备在
外显子组测序主要包括3个步骤:目标序列的富集、DNA测序、生物信息学分析。笔者介绍了外显子组测序技术及其在遗传研究中的应用,分析了该技术的优势和不足,并对其应用前景进
随着社会的发展,中西方文化交流不断加深,越来越多的英文社科作品被引入中国,翻译成中文供广大读者阅览。尽管英文作品的引入丰富了中文读者的知识,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中文读
公司理财工作是公司工作的重心。以分析本—量—利三者之间内在关系的分析方法深远地影响着公司理财人员及决策者的经营行为。本—量—利分析法存在着局限性,在公司理财实践
从四方面对肾虚及补肾的基因研究态势作了分析 ,即 :肾阳肾阴与糖皮质激素受体MRNA表达 ;肾主生长发育与细胞凋亡及操纵子研究 ;肾主生殖与生命网络有关基因研究 ;肾主骨髓与
由于氟原子特有的高亲油性,低极化率,相对较小体积,引起了科学家们的普遍关注,利用其特性,对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征进行修饰,使其更适合生命与材料科学领域。第一部分:我们发展
铰接车因其机动灵活成为地下采矿业的重要装备,并广泛应用于地下矿石的铲装、运输等过程。实现金属、非金属矿山“运输系统无人化、机械化”是我国矿山行业的发展战略,而地下
铅球是众多田径运动项目之中的一项重器械投掷项目,推铅球运动可以增强增强人的体质,以及发展躯干和上下肢力量有非常好的作用。虽然投掷铅球的技术动作相对简单,但它却是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