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磁性颗粒的氨基硅烷改性及蛋白吸附性能研究

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kwang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纳米磁性颗粒是指含有磁性金属或金属氧化物的超细粉末而具有磁响应性的纳米级粒子,它不仅具有一般纳米材料特有的小尺寸效应、量子效应,更重要的是它具有的独特的超顺磁性能。纳米磁性颗粒经过一定的表面改性,可以稳定分散于特定的基液中,形成具有超顺磁性的溶液,该溶液称为“磁流体”。磁流体既具有液体的流动性,又具有纳米磁性颗粒的超顺磁性,这使得它在生物医学方面的研究十分活跃,并把磁流体相继应用于细胞治疗(包括细胞标记、靶向和分离等)、组织修复、药物缓释、磁共振成像、热疗以及磁基因转染等等。在生物医学领域,要求磁流体中含有的纳米颗粒必须综合拥有生物相容性、分散性、高的磁响应性等,因此,通常应对纳米磁性颗粒进行表面修饰。本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了纳米Fe3O4磁性颗粒,并用氨基硅烷偶联剂KH550对Fe3O4磁性颗粒进行了表面修饰,然后对改性和未改性的两种纳米磁性颗粒进行了BSA吸附实验及体外细胞培养实验。其具体内容如下:本文用FeCl2·4H2O与FeCl3·6H2O为原料,在N2保护下用NH3·H2O滴定生成了黑色颗粒。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表征确定产物为Fe3O4;透射电子显微镜结果表明,Fe34磁性颗粒形状为近球形,粒径约30nm左右;样品磁振动仪测定结果表明,Fe3O4磁性纳米颗粒具有超顺磁性能。在制备优异Fe3O4磁性颗粒的基础上,进一步利用氨基硅烷在溶液中的水解原理,缩合氨基硅烷水解产生的羟基与Fe3O4表面的羟基,得到了KH550改性的纳米磁性颗粒。结果表明:硅烷偶联剂KH550的修饰不会改变磁性Fe3O4的晶体结构,改性后的Fe3O4/KH550复合颗粒仍具有超顺磁性,但饱和磁化强度略微下降;Fe3O4磁性颗粒经KH550改性后,复合颗粒在水溶液中的分散性与稳定性显著增强,沉降时间明显延长;Fe3O4与氨基硅烷KH550的水解产物发生了化学反应,改性剂牢固的结合在Fe3O4磁性颗粒表面,使Fe3O4接枝上自由氨基,自由氨基可进一步被蛋白、抗体、DNA等活性物质修饰。本文在pH为7.4的磷酸缓冲盐溶液中,分别对KH550改性与未改性Fe3O4磁性颗粒进行了小牛血清白蛋白(BSA)吸附实验,考查了改性剂的用量、反应时间、BSA初始浓度等对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BSA在两种材料表面吸附速度较快,30min左右达到饱和,饱和时BSA在纯Fe3O4表面的吸附量为17mg/g,在氨基硅烷KH550改性后的磁性颗粒表面吸附量为65mg/g;BSA初始浓度对吸附的量有一定的影响,随着初始浓度的增大,BSA在两种磁性颗粒的表面吸附量随之增大,当浓度增加到1.2mg/ml之后,BSA的吸附量基本就不再增加;BSA包裹磁性颗粒后,其亲水性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表面水接触角从63°减小到16°左右,但磁性能变化不大,仍具有超顺磁性能。细胞培养结果表明:纯的Fe3O4不利于成骨细胞的增殖,经KH550改性后生物亲和性有所改善,吸附BSA后的磁性颗粒生物相容性进一步提高。
其他文献
英语是小学教学中非常重要的学科之一,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接受系统化的英语学习,需要教师结合教学目标与学生的实际情况创新教学方法.本文首先阐述了小学英语创新教学方法的意
历史课程是中专教育的公共基础课程,在学生的文化知识学习以及全面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然而,受教学理念滞后因素的影响,中专历史教学中存在着不少的问题,文章基于此,从
教学改革时期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师要善于运用不同的教学资源完善教学过程,充分调动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实践意识和探究意识,提升学生在数学课堂中的主观能动思维,让学生提升完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是新课改积极提倡的.我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提出在小学数学教学改革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的对策,意在起到抛砖引玉之用.
学位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国家对英语人才的需求呈现上升的趋势,尤其是高质量的英语人才的培养,是英语教学重要的培养目标.在英语教学中,使用合适的教学方法能够提高英语
本项研究首先将近年国际国内发表有关自然置换通风的经典文献中的理论公式进行归纳整理,进行了关键公式的推导,整合梳理各国学者对自然置换通风过程的理论剖析,建立清晰的脉
微课有多种独特的优势,其效果显著、传播性强、内容精炼、视频时间短、情景化教学效果显著等特色,不断把这几个特色引入到中职电气教学的课程中,进行深入探索与研究.通过情景
太阳能是一种取之不尽的清洁能源,如何更有效的利用太阳能,已经成为当今各国竞相开发研究的热点,热泵的特点在于消耗一定量的电能将热量从低温热源传递到高温热源,提高低温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