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脑血管病的发病率、致残率和病死率均较高,其中缺血性脑血管病占70-80%左右。成年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损伤后,机体的神经功能修复受到严重限制,主要是由于神经轴突再生受限。因此,CNS损伤后,促进神经再生及功能修复是减少残疾的关键所在。积极促进CNS损伤后的功能重建及神经再生为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提供了新的思路。针灸是中国传统的治疗手段,对于脑梗死及其后遗症有着积极的治疗作用。针刺是否与神经再生有关?针刺促进卒中后神经功能康复的分子机理如何?都值得进一步探索。目的:比较督脉取穴法(“人中”、“百会”穴)和背俞穴取穴法(“肝俞”、“肾俞”穴)抗急性脑缺血损伤的效果。方法:成年健康雄性SD大鼠160只,采用线栓法制备右侧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n=50)、电针人中+百会组(n=50)、电针肝俞+肾俞组(n=50)、假手术组(n=10)。选取MCAO 2h再通后1d、3d、7d、14d、21d五个时间点。取大鼠的“人中+百会”、“肝俞+肾俞”作为刺激部位,用电针治疗仪连续刺激,每次刺激时间为30min,每天一次,均在上午11点进行。通过Longa评分评价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各取80只应用免疫组化染色、RT-PCR方法检测各组大鼠GAP-43、Neurocan蛋白及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假手术组无神经功能障碍,两电针组Longa评分明显优于模型组。GAP-43在假手术组不表达,缺血2h再灌注1d模型组出现GAP-43阳性表达细胞,并且呈先递增后减少的趋势;再灌注后7d,模型组的GAP-43阳性细胞及其mRNA表达达到高峰,14d时接近初始水平。电针人中-百会组及肝俞-肾俞组的GAP-43表达仍维持较高水平( P<0.01 ),但两电针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缺血2h后再灌注1d,模型组缺血区出现Neurocan阳性细胞,随时间延长阳性细胞数逐渐增多,在缺血再灌注后2周时阳性细胞及其mRNA达到高峰( P<0.05 ),以后逐渐减少。电针人中-百会组及肝俞-肾俞组Neurocan阳性细胞数均明显少于模型组( P<0.01 ),两电针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①电针水沟-百会或肝俞-肾俞能有效改善大鼠局灶脑梗死后神经行为学评分;②电针水沟-百会或肝俞-肾俞均能上调GAP-43表达,下调Neurocan表达,提示电针促进急性脑梗死后神经功能恢复可能与下调Neurocan有关;③电针水沟-百会与肝俞-肾俞比较,效应相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