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死亡作为生命的一种转归,是人类薪火相传的必然规律。每个人都必然经历死亡,而且死亡现象在我们身边时刻发生着,或者是我们的亲人、朋友,或者是素不相识的人,或者是死对头是敌人,是在心里千万次的骂过“他怎么还不去死”的那个人,不管怎么样,死亡是一件悲伤的事情。亲人去世,往日的幸福和甜蜜只能在回忆中温习的怅然若失,也许是害怕突然失去了遮风挡雨的肩膀,或者连奋斗的意义连自己活下去的勇气也被死亡一同带走了;两个斗得你死我活的人,当其中一个终于倒下的时候,另一个往往也不能快意人生了。死亡不仅仅是生命机能彻底消失这样一种单纯的医学现象,在为一个垂死病人作出选择时,哲学问题、价值观和宗教信仰等起着重要的作用。死亡在中西方文学作品中屡屡出现,更是宗教文化中的永恒话题,国内外的美学家和评论家对死亡的美学意义已有不少的研究,但由于文化传统和思维方式的不同,西方蓝色文明与东方黄色文明下对死亡的美学审视有所不同,西方文学作品更注重对死亡的现实意义的发掘,比如《死亡体验,不一样的生命教育》中提到:“适度的死亡焦虑,可以让人们正视生命的有限,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一切,在有限的生命中实现自己的价值和意义。”国内的文学作品中更多的是把死亡当做一种超越和逃避的手段,而且出现了乐生和乐死两种哲学倾向,各领风骚,这是与西方非常不同的地方,更从侧面说明了中国文化的多元化,死亡这样一件毫无美感可言的事情,却屡屡出现在文学作品中,死亡究竟具有怎样的美学意义而使文学家情有独钟,无论从本质问题引起关注的广泛性还是从研究的深入性来看,目前对于死亡的美学意义的研究还有很大“空隙”。文学离不开死亡,死亡使文学更深刻。文学关注的死亡与医学上所说的死亡现象是不一样的。传统医学上一般认为死亡是指人的自然生命的终止,具体是指心跳停止且无自主性呼吸运动,后来又定义为人不可逆的昏迷或脑死亡。死亡是人类的必然归宿,是现实生活的常态,因此,死亡与爱情一样,很自然地成为文学关注的永恒母题。以中国古代文学为例,文学家强调和渲染死亡,一方面是由于人类对自己命运的担心,这在魏晋志怪小说和一些明清神怪小说中都可以看出。这种担心使文学家不得不经常写到死亡,以消解对死亡的恐惧。但是,人类对死亡的恐惧并不容易消解,死亡是永远避免不了的。对于死亡问题,人类必须正视。文学家正视死亡,更是一种诚实的态度。在死亡面前,人类应该如何表现以及怎么表现,这实际上是文学作品必须表现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