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白虎汤方出自汉代张仲景的《伤寒论》,原方组成:知母六两,石膏一斤碎(棉裹),甘草二两(炙),粳米六合。用法用量:右四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功能主治:清热生津,主治阳明气分热盛证。汤剂煎煮作为中药应用于临床的最终环节,其正确与否,直接关乎中药的疗效与用药安全。针对汤剂煎煮过程影响因素的多样性,采用多因素、多水平优选工艺参数,确立最优化的汤剂煎煮工艺;针对煎煮过程中石膏是否需要先煎以及不同煎煮器具对煎煮效果的影响,进行实验研究,进一步说明问题,确保白虎汤煎煮质量的可靠性,为临床疗效的发挥提供保障。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研究:1文献研究系统地查阅了古代、现代和国外文献,进行汤剂煎煮技术规范化研究探讨,综述了汤剂煎煮规范化的意义,汤剂煎煮现状和存在问题以及标准汤剂的建立方法,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对白虎汤近年来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了解了白虎汤中各味药的化学成分组成,现代临床应用情况。2白虎汤方煎煮质量评价指标的建立首次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白虎汤中新芒果苷,芒果苷,甘草苷和甘草酸铵四种有效成分的含量;建立EDTA滴定法测定药液中钙离子含量的方法;建立药液浸出物含量和相对密度测定的方法。多成分,多指标评价方法的建立,为白虎汤煎煮技术评价和质量控制提供依据,为白虎汤临床疗效的发挥提供保证。3确定白虎汤最佳煎煮工艺以文中建立的白虎汤煎煮质量评价方法为指标,通过对影响白虎汤煎煮的因素进行单因素考察,综合考虑并结合临床实际,建立L9(34)正交设计优选白虎汤传统煎煮工艺和机器煎煮工艺的方法,通过多指标综合加权评分的方法分析数据,对所得实验结果进行直观分析和方差分析,确定白虎汤传统和机器的最佳煎煮工艺。研究不同煎煮器具对白虎汤方煎煮效果的影响,确定了砂锅作为传统煎煮的最佳器具;通过对石膏在传统与机器煎煮中6个不同先煎时间点的考察,发现先煎时间对各主要成分含量和浸出物含量均有影响,传统煎煮石膏需要先煎并以先煎20min为佳,机器煎煮石膏也需要先煎并以先煎30min为宜。4采用ICP-OES测定并分析白虎汤方中的20种微量元素研究结果表明:除Co元素低于检测限外,其他19种元素均能测得;其中Al、Ca、Fe、K、Mg、Na、P 含量较高,Zn、Pb、Sr、Ba、Mn、Ti 含量较低,Cr、Cd、Cu、Li、Ni、V含量很低;重金属元素Cr,Cd,Cu,Pb含量均很低;随煎煮时间增长,微量元素的煎出量总体呈减少趋势;随加水量增多,微量元素的煎出量呈上升趋势;随浸泡时间增长,元素煎出量总体变化不大,略呈上升趋势。5进行白虎汤清热泻火功效研究采用大鼠干酵母菌致热的方法,研究阳性药,传统煎煮药液和机器煎煮药液对大鼠清热泻火的功效。结果表明:大鼠造模后,体温明显上升,说明造模成功;给药后,阳性药组,传统组和机器组均有退热作用,且阳性药退热效果显著,传统组退热效果优于机器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