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构建慢性病儿童家庭环境、儿童个性、应对方式与心理弹性的关系模型,为慢性病儿童心理弹性的干预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目的抽样方法,选取2010年9月~2012年1月在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科门诊和病房就诊的8~14岁慢性病儿童215人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对研究对象及其父母进行家庭环境、儿童个性、应对方式及心理弹性衡量指标心理状态、生活质量的测量;采用结构方程模型的方法构建慢性病儿童家庭环境、儿童个性、应对方式与心理弹性的关系模型。 [结果] 构建了由家庭环境→儿童个性(β=0.646)、儿童个性→心理状态(β=-0.717)、家庭环境→应对方式(β=0.536)、应对方式→心理状态(β=0.324)、家庭环境→生活质量(β=0.144)、心理状态→生活质量(β=-0.735)6条作用路径组成的慢性病儿童家庭环境、儿童个性、应对方式与心理弹性的关系模型,各路径系数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拟合指标:x2/dy为2.553,GFI为0.861,AGFI为0.812,RMSEA为0.085,IFI为0.890,TLI为0.866,CFI为0.889。家庭环境对心理状态、生活质量的总效应系数分别是-0.289、0.357,儿童个性对心理状态、生活质量的总效应系数分别是-0.717、0.527,应对方式对心理状态、生活质量的总效应系数分别是0.324、-0.328。 [结论] 构建的模型拟合度较好。家庭环境、儿童个性、应对方式对心理弹性有直接影响;家庭环境通过影响儿童个性、应对方式对心理弹性有间接影响。儿童个性对心理弹性的影响作用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