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些年来,原油、铁矿石和煤炭等资源产品价格的持续大幅下跌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作为影响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因素,资源产品价格如此大幅的下跌势必会对各国各地区的经济发展造成广泛而深入的影响。而近年来欧盟、美国、中国和日本等主要经济体的物价水平的持续低迷,也引发了人们对通缩风险的担忧。那么,资源产品价格与物价水平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资源产品价格的持续大幅下跌对当前这些主要经济体的物价水平的低迷又起了多大作用?资源产品价格的下跌对不同国家或地区的物价水平的影响又存在着怎样的差异?是带着这些问题,开始了本文的研究。 本文以2011年世界投入产出表为基础,通过将传统的投入产出价格影响模型拓展成为GIRIO价格影响模型,分中国内地资源产品价格下降和全球资源产品价格下降两种情境,模拟分析了它们各自对各国各地区物价水平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对各国各地区物价水平受影响的结果进行了比较,得出的主要结论有:(一)在中国内地资源产品价格下降50%的情境下,如果从这一下降通过国内传导和国际贸易对各国各地区的一般价格水平造成的影响看,它所引起的PPI降幅均大于GDP平减指数的降幅;在由它引起的CPI、PPI和GDP平减指数的下降中,韩国、中国台湾、澳大利亚、捷克、加拿大和马耳他在除中国内地以外的其他40个国家或地区中始终位于降幅最大的前十位国家或地区之列。如果从这一下降通过国内传导和国际贸易对各国各地区的三次产业价格水平造成的影响看,它所引起的第二产业平均降幅均大于第一产业平均和第三产业平均的降幅;在由它引起的第一产业平均、第二产业平均和第三产业平均的下降中,韩国、中国台湾、澳大利亚、马耳他和加拿大在除中国内地以外的其他40个国家或地区中始终位于降幅最大的前十位国家或地区之列。(二)在全球资源产品价格下降50%的情境下,如果从这一下降对各国各地区一般价格水平的影响看,它所引起的PPI降幅均大于CPI和GDP平减指数的降幅;在由它引起的CPI、PPI和GDP平减指数的下降中,卢森堡、德国和奥地利始终位于降幅最小的前五位国家之列,而世界其他地区则始终位于降幅最大的前五位国家或地区之列。如果从这一下降对各国各地区三次产业价格水平的影响看,它所引起的第二产业平均降幅均大于第一产业平均和第三产业平均的降幅;在由它引起的第一产业平均、第二产业平均和第三产业平均的下降中,仅有奥地利始终位于降幅最小的前五位国家之列。如果从这一下降对中国内地物价水平的影响看,当各国各地区的CPI、PPI、GDP平减指数、第一产业平均、第二产业平均和第三产业平均的降幅按照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时,中国内地在这六个指数上的表现在41个国家或地区中分别位于第34、36、37、20、36和40位,各指数的降幅也相对较大,反映着我国的物价水平受全球资源产品价格波动的影响较大。至于测算结果显示的“美国的第一产业相较于印度和印尼的第一产业,更易受全球资源产品价格下降的影响”这一问题,本文作者推测这一现象可能与这三个国家第一产业的机械化水平有关。本文在最后提出了增强中国应对资源产品价格波动风险能力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