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初步探讨乳腺癌术后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规律,探寻简捷、标准、完善,操作性强,对诊断和疗效判定有力、科学的乳腺癌术后分型判定标准,同时观察中医药对乳腺癌术后内分泌治疗引起的不良反应的改善作用。研究方法:按照病例选择标准纳入病例,采用统一问卷式调查的方式填写资料,根据本课题制定的中医证候诊断标准进行辨证,以辨单证为基础,然后以单证间相互组合形成复证。观察乳腺癌术后无复发转移患者证候分布特点,分析证候和分期、术后时间及雌、孕激素受体情况间关系,同时对比验证目前临床上较为流行的证型标准的临床符合率。观察63例因内分泌治疗引起不良反应患者在中医药干预治疗后kuperman症状积分的变化,探讨中药改善内分泌治疗不良反应的机理。研究结果:1.乳腺癌术后患者证候分布规律本研究按八纲辨证、气血津液辨证、脏腑辨证辨别单证的方法,218例乳腺癌术后患者共得到402个单证证候,其中虚证证候256个(占63.68%),实证证候146个(占36.32%)。虚症以气虚最多,其次为阴虚;实证以气滞为主。2.不同病理分期乳腺癌术后患者证候分布规律乳腺癌术后Ⅰ期患者以气虚、气滞为主,Ⅱ期患者以气虚、阴虚为主,Ⅲ期患者以气虚、阴虚、血瘀为主。从Ⅰ→Ⅱ→Ⅲ期变化中,气虚证有增多趋势,气滞、血虚证有减少趋势,但都无统计学意义;Ⅲ期血瘀、痰湿证明显多于Ⅰ、Ⅱ期。3.不同术后时间乳腺癌术后患者证候分布规律乳腺癌术后1年以内患者以气虚为主,术后1-3年患者以阴虚为主,气虚次之,术后3-5年以气虚、血瘀为主,阴虚次之。在病程发展过程中,气虚主要分布在术后1年以内患者;阴虚主要分布在术后1-3年患者;血瘀证随术后时间增加而增多;气滞、痰湿证、无证候组随术后时间增加有增多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4.不同雌、孕激素受体情况乳腺癌术后患者证候分布规律各雌、孕激素受体情况乳腺癌术后患者证候分布上均以气虚为主,阴虚次之。经统计学处理显示气滞、阴虚证在ER+患者分布相对较多,血瘀、痰湿证在ER-患者分布相对较多,但均无统计学意义。5.218乳腺癌术后患者证型分布特点分析218例患者的总证候数为402个,共有32个证型(包括有病无证型),所有证型中以两个或以上单证形成复证证型占大多数,共165例,占总病例数的75.69%。6.将本研究建立的证候分型标准与3种现行的不同分型标准进行对比分析按聚类分析所得基本证候标准分型,218例乳腺癌术后患者的402单证证候有307个证候(占76.37%)符合此证候标准;按唐汉钧教授的标准则有72例(占33.03%)符合此标准,;按广东省中医院乳腺科标准分型,则有69例(占31.65%)符合此标准。按后两种固定模式的证候分型标准分型的符合率均不到40%。7.63例内分泌治疗患者中医药治疗前后Kuperman积分统计分析逍遥散合二仙汤加减方治疗后63例患者Kuperman症状积分明显低于治疗前,说明逍遥散合二仙汤加减方对改善患者内分泌治疗不良反应是有效的,尤其对潮热汗出、易激动、疲乏、骨关节痛、心悸等症状有明显改善。结论:1.乳腺癌术后患者证候复杂多样,以2个以上复证多见,且多为虚实兼挟证。2.乳腺癌术后证候以气虚证、阴虚证为主,其次为气滞证、痰湿证。3.气滞证候在Ⅰ期及ER+乳腺癌术后患者分布较多,说明乳腺癌术后患者辨证属气滞证预后可能相对较好。4.阴虚证在ER+患者分布相对较多可能与大部分ER+患者进行的内分泌治疗有关,说明内分泌治疗可能导致阴虚。5.乳腺癌术后1年以内患者证候分布上以气虚为主,术后1-3年患者以阴虚为主,术后3-5年以气虚、血瘀为主。6.固定模式的证候分型判断标准临床能够涵盖的病例数普遍偏低,显得僵化,可操作性差。7.本研究以辨单证为基础,然后以单证间相互组合形成复证的证候分型方法,可以满足乳腺癌患者复杂多样的证候分布特点,临床上易掌握,较灵活。8.本研究结果提示中医药能有效改善患者内分泌治疗引起的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