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文化是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的一种新视角,它关注行为背后的信念和价值观。不同的教学文化形成了不同的“好教师”标准,新教师的专业发展过程深深地打上了教学文化的印痕。同时,考察教学文化也有助于解释教育改革成败的原因。为了深入而细致地了解教学文化,研究者选择了中美两所学校做个案,以质化研究为方法,采用目的性抽样中的随机抽样策略,进行跨个案的比较研究。研究者无意说明两所学校教学文化的“代表性”和“典型性”,而是在具体情境下,脉络化地考察教学文化的特征及其影响。
若把研究比作一个摄像镜头,那么研究者正是以中美个案中两名新教师为线索,采用“从面到点”的写作思路:首先深描两所学校的整体情境;再聚焦到教学研究组织,集中而深入地考察教师们是如何一起工作的,了解这种组织为教师提供的机会和限制,归纳出两种教学文化价值观及其差异;最后,以这两名新教师为例,考察教学文化对个体新教师教学实践和教学信念的影响。
研究发现:中国个案中的学校在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压力下,采用内隐文化屏障策略,形成了“前台—后台文化”:一方面顺从上级教育部门要求,宣传展示课程改革的成绩;另一方面却在关系教师生存和荣誉方面的评价措施上,凸显考试成绩的重要性。同样面对改革压力,美国个案中的学区和学校采用外显式的文化屏障策略,公开拒绝与自身文化冲突的州教育改革政策,并在教师招聘时排斥持异教学信念的新教师,形成了“共同体文化”。学校注重赋权于教师,采用合作性的工作方式,培养教师的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这些理念贯穿在新教师入职过程中。
不同的教学文化赋予新教师不同的专业发展期待。在前台—后台文化中,要做一名“好教师”首先要教学成绩好,其次还要响应新课改的要求。在共同体文化中,“好教师”的标准就是有创造力和思维能力,以学生个体发展为目标,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教学文化与新教师的个体因素互动,型塑了教师的教学观、知识观和学生观。中国个案中的新教师在入职初期极力满足学校的双重期待,三年后,却最关注学生的成绩。美国个案中的新教师很强调自己的专业自主权和以学生为中心的过程教学观,他非常认同学校的教学文化,虽然他也关注学生的标准化考试成绩,但是,学生个体发展对于他而言最为重要。
教学文化的研究具有两点启示:一、从理论层面上而言,要注重过程研究和微观研究,采用质化研究方法,揭示表象背后潜隐的文化本质;二、从实践层上而言,我国要真正实现教师的“自主、合作、探究”式教研模式,需要解除教师合作和探究的顾忌,赋权予普通教师,建立民主而平等的教学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