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些年来,食品药品安全事件(以下简称食药安全事件)频频发生。社交媒体背景下,食药安全事件技术风险与感知风险不对应,造成事件风险放大的案例比比皆是。这个放大的“黑匣子”里究竟发生了什么?我们又该如何应对呢?本文根据风险的社会放大理论(SARF)提出的信息机制和反应机制两大机制,以2016年的山东疫苗事件为案例,试图寻找“黑匣子”里装的秘密。关于信息机制,本文借鉴Kasperson关于“信息流充当了风险放大主要原动力角色”的研究,以部分代表性微信公众号文章作为样本,从信息流的轰炸、争议、极化和关联四方面剖解了社交媒体时代风险放大的信息机制。关于反应机制,本文从个体和整体两个层面进行了探讨。在个体层面,通过对山东疫苗事件个体微博的文本统计分析,本文提出了发散性认知趋于负面、选择性关注偏好风险、标签式简化偏向极端刻板的认知风险放大机制,以及情感型反应偏向与愤怒情绪偏向的情感风险放大机制;在整体层面,基于横纵两大视角,通过微博文本分析结合对社交媒体传播过程的分析,本文提出了群体态度传染和共鸣的横向风险放大机制,以及风险记忆形塑和传承的纵向风险放大机制。此外,本文还尝试从社交媒体“向所有人开放”和“将所有人连接”特质的角度入手,去反思其对风险放大信息和反应机制的影响,并结合风险放大双重机制中失范的诸方,提出社交媒体时代各方共同做好风险沟通的建议。就社交媒体而言,其“向所有人开放”的特质使信息和个体反应机制获得了风险放大的潜能,其“将所有人连接”的特质使社会反应机制获得了横向和纵向风险放大的潜能。在风险放大信息机制中,各类媒体失范情况显著;在个体反应机制中,公众素养欠缺情况显著;在社会反应机制中,政府失察沟通不畅情况显著。因此,本文提出了社交媒体时代媒体、公众和政府三者共同做好风险沟通的建议。第一,自媒体要负责任地传播,传统媒体要有所坚守,专家媒体要科学传播;第二,公众须加强辨别能力和情绪管理能力;第三,政府应建立沟通性回应机制并进一步完善自媒体监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