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古特大黄、药用大黄和掌叶大黄的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ymal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0版药典收载的正品大黄为蓼科植物掌叶大黄(Rheum palmatum L.)、唐古特大黄(Rheum tanguticum Maxim.ex Balf.)或药用大黄(Rheum officinale Baill.)的干燥根及根茎。本文在总结大黄属植物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概况的基础上,开展对唐古特大黄Rheum tanguticum Maxim. ex Balf.和药用大黄Rheum officinale Baill.的系统化学成分研究,并对分离得到的部分成分进行了抗肿瘤活性测试,具体如下:应用现代色谱技术和方法对唐古特大黄和药用大黄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系统的分离和纯化,其中从唐古特大黄分离并鉴定了36个化合物,包括蒽醌类化学成分11个:大黄素(TGT01),大黄酚(TGT02),大黄素甲醚(TGT05),大黄酚-1-O-β-D-吡喃葡萄糖苷(TGT06),大黄酸-8-O-β-D-吡喃葡萄糖苷(TGT07),大黄酸(TGT08),芦荟大黄素-1-O-β-D-吡喃葡萄糖苷(TGT016),芦荟大黄素-8-O-β-D-吡喃葡萄糖苷(TGT017),大黄酚-8-O-β-D-吡喃葡萄糖苷(TGT27),大黄素-8-O-β-D-吡喃葡萄糖苷(TGT28),大黄素-1-O-β-D-吡喃葡萄糖苷(TGT32);苯丁酮类化合物8个:莲花掌苷(TGT09),4-(4’-对羟基苯基)-2-丁酮-4’-O-β-D-葡萄糖苷(TGT12),4-(4’-对羟基苯基)-2-丁酮-4’-O-β-D-(6”-O-对羟基反式桂皮酰基)葡萄糖苷(TGT21),4-(4’-对羟基苯基)-2-丁酮-4’-O-β-D-(2”-O-没食酯酰基-6"-O-对羟基苯乙烯醛基)葡萄糖苷(TGT22),异莲花掌苷(TGT23),4-(4’-对羟基苯基)-2-丁酮-4’-O-β-D-(6”-O-对羟基顺式桂皮酰基)葡萄糖苷(TGT35),4-(4’-O-β-D-吡喃葡萄糖-3’-甲氧基苯基)-2-丁酮(TGT31),4-(4’-O-β-D-吡喃葡萄糖-3’,5’-二甲氧基苯基)-2-丁酮(TGT30);鞣质类2个:表儿茶素-3-O-没食子酸酯(TGT03),(+)-儿茶素(TGT04);苯丙烯类3个:对羟基苯丙烯酸葡萄糖酯(TGT10),对羟基苯丙烯酸甲酯(TGT19),苯丙烯酸(TGT20);萘类3个:6-甲氧基酸模素-8-O-β-D-吡喃葡萄糖苷(TGT11),6-甲氧基-2-乙酰基-3-甲基-1,4-萘醌-8-O-β-D-葡糖苷(TGT14),6-羟基酸模素-8-O-β-D-吡喃葡萄糖苷(TGT25);二苯乙烯类2个:白黎芦醇4’-0-β-D-吡喃葡萄糖苷(TGT15),白黎芦醇4’-O-β-D-(6”-O-没食子酰)-吡喃葡萄糖苷(TGT29);其他类7个:2,5-dimethyl-8-hydroxynaphthopyrone10-O-β-D-glucopyranoside(TGT36),2,5-二甲基-7-羟基色原酮-7-O-β-D-毗喃葡萄糖苷(TGT34),4-0-β-D-吡喃葡萄糖苷-3,5-二甲氧基苯甲酸(TGT33),根皮苷(TGT26),5-(3-甲氧基-4-0-β-D-吡喃葡萄糖)-苯基-2-甲基-2-环戊烯-1-酮(TGT24),正二十七烷(TGT18),对羟基苯甲酸葡萄糖酯(TGT13)o其中2个为新化合物(TGT24和35),9个为首次从唐古特大黄中分离得到(TGT06,07,11,16,22,23,25,28和32),12个为首次从大黄属中分离得到(TGT10,13,14,19-21,26,30,31,33,34和36)。从药用大黄分离并鉴定了20个化合物,包括蒽醌类8个:1-甲基-2-羧基-3,6,8-三羟基-9,10-蒽醌(YY01),ω-羟基大黄素(YY04),大黄素甲醚-8-O-β-D-葡萄糖苷(YY08),大黄素(YY09),大黄酚(YY10),大黄素甲醚(YY11),大黄酚-1-O-β-D-吡喃葡萄糖苷(YY12),大黄酚-8-0-β-D-吡喃葡萄糖苷(YY14);黄酮类2个:山奈酚(YY02),3’,5’,5,7-四羟基二氢黄酮(YY15);萘类3个:6-甲氧基酸模素8-O-β-D-吡喃葡萄糖苷(YY13),6-甲氧基-2-乙酰基-3-甲基-1,4-萘醌-8-O-β-D-葡萄糖苷(YY16),2-甲氧基-6-乙酰基-7-甲基-胡桃醌(YY20);蒽酮类2个:1OR-3-methyl-1,8,10-trihydroxy-10-β-D-glucopyranosyl-9(1OH)-Anthrac enone(YY17),10S-3-methyl-1,8,10-trihydroxy-10-β-D-glucopyranosy1-9(10H)-Anthrac enone(YY18);没食子酸类2个:没食子酸乙酯(YY03),没食子酸(YY19);苯丁酮类1个:4-(4’-对羟基苯基)-2-丁酮-4’-O-β-D-葡萄糖苷(YY05);其他类2个:对羟基苯甲酸(YY06),2-(2’-羟丙基)-5-甲基-7-羟基色原酮(YY07)。其中1个新天然产物(YY18),9个为首次从药用大黄中分离得到(YY01-05,13,17,19和20),5个为首次从大黄属中分离得到(YY06,07,15,16和18)。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与电喷雾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UPLC/ESI-Q-TOF MS/MS)对三种正品大黄,唐古特大黄、药用大黄、掌叶大黄中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快速识别分析:并依据离子峰的保留时间、精确分子量和二级质谱碎片、与标准品对照及文献报道数据对比等方法,从唐古特大黄中鉴定了53个化合物:包括11个蒽醌类、1个蒽酮类、4个芪类、14个黄烷类、11个糖苷类、8个苯丁酮类、3个萘苷类和1个其他类化合物;其中16个化合物为首次从唐古特大黄中发现,9个为首次从大黄属中发现。从药用大黄中鉴定了45个化合物:包括13个蒽醌类、4个蒽酮类、2个芪类、9个黄烷类、12个糖苷类、1个色原酮类、3个萘苷类和1个其他类化合物;其中26个为首次从药用大黄中发现,10个为首次从大黄属中发现。从掌叶大黄中鉴定了48个化合物:包括3个蒽醌类、2个蒽酮类、1个芪类、11个黄烷类、12个糖苷类、5个苯丁酮类、1个色原酮类和3个萘苷类化合物;其中28个为首次从掌叶大黄中发现,6个为首次从大黄属中发现。采用MTT法针对从大黄中分离得到的部分单体化合物进行了细胞毒活性研究。筛选结果表明萘醌类化合物YY20对细胞株Hela有较好的细胞毒作用IC50=0.055μmol/ml,对A549细胞株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IC50=0.098μmol/ml;环戊烯酮类化合物TGT24对Hela、A549细胞株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IC50=0.122,0.098μmol/ml。在分离所得化合物的基础上,总结了大黄中蒽醌类和苯丁酮类成分的提取和分离方法,并对大黄中蒽醌类和苯丁酮类化合物的波谱规律进行分析、总结和探讨,为这两类成分的鉴定提供参考。以上研究结果,不仅为阐明不同基源正品大黄化学成分奠定科学依据;同时,发现结构新颖且活性显著的化合物,丰富了正品大黄化学成分的组成;为系统评价正品大黄多基源药材之间的化学成分等同性、生物等效性、毒性异同、植物之间的亲缘关系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奠定了基础。
其他文献
瓦当纹样是装饰于瓦当当面的纹饰,瓦当是古代传统建筑中的典型构件,不仅具有防雨护檐的实用价值,而且又能在古建筑中起到极为重要的装饰美化作用。丰富多彩的瓦当纹样饰于瓦当当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盐酸吡格列酮(PIO)对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肾脏肾小球足细胞的保护及其与抗炎和抗纤维化的关系。方法:健康清洁级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n=50)禁食12
“以人为本”是党和政府工作中必须坚持的重要原则,它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要素和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日益严重的禁毒形势和日趋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使得原有的戒毒工作已经
过度维权行为在我国是否成立财产罪,无论理论界还是刑事司法实务界,都极具争议。目前我国刑法理论上习惯于在财产罪法益、违法的实质性立场等前置性问题下探讨过度维权问题。
目的与方法:通过对北京市某区所有在岗基层卫生工作人员的培训需求进行调查分析,为科学制定人才培养培训计划提供决策依据和政策建议。采用问卷调查方式收集数据,利用Microsof
高等职业教育兼具高等和职业两种属性,肩负着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重任。河南省是教育大省,近年来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迅速。然而,在规模扩张的同时,出现了诸多结
近年来,各类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频繁发生,对人类社会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应急物资是救援工作的基本保障,科学合理的应急物资需求预测结果能为应急物资的组织和调度
在云计算浪潮袭来和常州电信致力企业转型的双重背景下,笔者根据自身实际工作经验,结合战略管理和市场营销等理论知识,对常州电信云计算业务的发展策略进行研究分析。本文首
金龟子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和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等昆虫病原真菌被广泛用于农林害虫防治,因而称为害虫虫生真菌。它们的杀虫机理无一例外地都是通过
社会建设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民生问题对于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来说,联系最密切,影响最直接,因此,社会建设的重点是民生问题。在当前的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