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谣于21世纪重现的文化意义

来源 :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ohad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谣运动是80年代初期的新加坡年轻人在毫无政府的干预下,自主发起的一场文化运动。1978年至1982年期间,新加坡的大学与初级学院校园与文艺团体间就兴起了一股年轻人发表自创歌曲的风气。到了90年代初期,此时的新谣已经“换上了”截然不同的面貌,变成十分“商业化”的流行歌曲。这时的媒体也不再用“新谣”这一名词来指称90年代中期的新加坡流行音乐创作,取而代之的是“本地创作”这一词语。因为新谣的音乐本质的变革,“新谣”这一名词也随着“消失”了。然而,迈入21世纪,我们却看到了“新谣之风”的重新掀起。2002年至2008年间,曾经盛行于80年代,与新谣相关的歌手演唱会、唱片专辑、综艺节目、音乐剧、比赛等泉涌而出。从这一趋势来看,新谣的重现是否就是“复兴”呢?本论文欲探究的问题即为新谣于21世纪的重现是否就是复兴?造成新谣重现/复兴的因素是什么呢?   二十年后的今日重现的新谣可说是进入了“老歌”这一范畴,成了流行音乐市场推出的“怀旧音乐产品”。官方机构也成了推动新谣重现的另一主要推手。21世纪的新谣就此多了一个“怀旧标签”,这一“标签”明显是由官方机构与音乐市场所标上的,致使21世纪的新谣的文化意义更为“复杂化”。“怀旧”做为个人心理的抽象感情在当代社会中还可以被附上实际的政治与经济价值,可见致使新谣重现的因素与社会文化因素密切相关。本论文旨在揭示新谣做为“怀旧音乐产品”重现的各种宏观与微观因素,其中就包括历史、政治、经济与个人情感因素,进而论述21世纪新谣是否复兴的问题。   “历史时间”就是流行音乐文化发展的主要轴线。随着时间的推进,流行音乐文化因为周围种种因素的影响而随之产生变化。本论文“历史时间”的轴线就从70年代末一直延伸至21世纪的今天。新谣就依据此轴线的“缓缓转动”,随着各个宏观与微观因素所形成的力量的推动而历经其意义的变化。   论文前三章将论述推动新谣于21世纪重现的宏观与微观因素,分别为历史、政治、经济与生产者个人情感因素。第一章所论述的历史因素奠定了新谣重现与复兴的历史必然性,也确定了新谣所具备的丰富的文化意义使其复兴有一定的必然性。第二章与第三章进而探究21世纪新谣重现的现象,主要论述90年代末至21世纪的期间,官方机构、流行音乐市场与生产者之间在新谣场域中展开的“角力战”。第四章与第五章就分别以“S—Pop万岁!”综艺节目与《天冷就回来》为例,探究这两个21世纪的新谣文本如何在商业与创造性之间取得平衡。   因此,本论文上下两篇的内容展现的不仅是一段21世纪的新谣文化的历史叙事,更是展现了新谣文化从70年代末至21世纪的完整的历史叙事,而这段历史叙事的实质内容即是新加坡流行音乐文化的意义。  
其他文献
词滥觞于唐,繁盛于两宋,衰于元明,中兴于清。在明末清初词学嬗递,并逐渐中兴的过程中,明末清初西泠词人群体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环节。自两宋以来,西泠一直是词之胜地和词家之渊
作为二十世纪最著名的意大利作家之一,伊塔洛·卡尔维诺( Italo Calvino)凭借其非凡的想象和广博的知识建构起了他独特的小说艺术世界。在对卡尔维诺的诸多研究之中,意大利学者
学位
“新常态下,《行进中国》不再重复‘昨天的老故事’,而是要走好‘今天的新路子’,创造‘明天的新辉煌’。”当今社会,新媒体以“新常态”使得新闻不再千篇一律、单调乏味。笔
昆德拉是一位有着沉入自己人生体验深处创作态度的作家,对于他的作品,无论是正确的解读还是误读,在中国都曾一度成为人们热衷的话题。“玩笑”一词则与昆德拉的作品紧密相关,或者
学位
晚清时期的福建才女薛绍徽在当时颇有文名,而现在知者寥寥。她是近代在全国最有文名的闽籍女学士、近代历史上第一位女翻译家以及维新时期上海《女学报》第一主笔,集多重身份
学位
文艺表征指的是艺术符号与艺术符号所指涉的现实的关系问题,因此文艺表征问题是一个处理符号与现实关系的艺术思维和艺术实践问题。从西方文艺史的线索来看,文艺表征观念大致经
在初中地理教学活动中实施有效性教学策略,是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趋势,能够在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的基础上,通过各种教学策略,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与教学效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锚碇作为悬索桥的主要承力结构物,锚碇基础的稳定性直接关系到桥梁的安全。沉井基础是深厚覆盖层地区常用的锚碇基础形式,通常根据深厚覆盖层的地质、水文条件,初步确定锚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