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谣运动是80年代初期的新加坡年轻人在毫无政府的干预下,自主发起的一场文化运动。1978年至1982年期间,新加坡的大学与初级学院校园与文艺团体间就兴起了一股年轻人发表自创歌曲的风气。到了90年代初期,此时的新谣已经“换上了”截然不同的面貌,变成十分“商业化”的流行歌曲。这时的媒体也不再用“新谣”这一名词来指称90年代中期的新加坡流行音乐创作,取而代之的是“本地创作”这一词语。因为新谣的音乐本质的变革,“新谣”这一名词也随着“消失”了。然而,迈入21世纪,我们却看到了“新谣之风”的重新掀起。2002年至2008年间,曾经盛行于80年代,与新谣相关的歌手演唱会、唱片专辑、综艺节目、音乐剧、比赛等泉涌而出。从这一趋势来看,新谣的重现是否就是“复兴”呢?本论文欲探究的问题即为新谣于21世纪的重现是否就是复兴?造成新谣重现/复兴的因素是什么呢?
二十年后的今日重现的新谣可说是进入了“老歌”这一范畴,成了流行音乐市场推出的“怀旧音乐产品”。官方机构也成了推动新谣重现的另一主要推手。21世纪的新谣就此多了一个“怀旧标签”,这一“标签”明显是由官方机构与音乐市场所标上的,致使21世纪的新谣的文化意义更为“复杂化”。“怀旧”做为个人心理的抽象感情在当代社会中还可以被附上实际的政治与经济价值,可见致使新谣重现的因素与社会文化因素密切相关。本论文旨在揭示新谣做为“怀旧音乐产品”重现的各种宏观与微观因素,其中就包括历史、政治、经济与个人情感因素,进而论述21世纪新谣是否复兴的问题。
“历史时间”就是流行音乐文化发展的主要轴线。随着时间的推进,流行音乐文化因为周围种种因素的影响而随之产生变化。本论文“历史时间”的轴线就从70年代末一直延伸至21世纪的今天。新谣就依据此轴线的“缓缓转动”,随着各个宏观与微观因素所形成的力量的推动而历经其意义的变化。
论文前三章将论述推动新谣于21世纪重现的宏观与微观因素,分别为历史、政治、经济与生产者个人情感因素。第一章所论述的历史因素奠定了新谣重现与复兴的历史必然性,也确定了新谣所具备的丰富的文化意义使其复兴有一定的必然性。第二章与第三章进而探究21世纪新谣重现的现象,主要论述90年代末至21世纪的期间,官方机构、流行音乐市场与生产者之间在新谣场域中展开的“角力战”。第四章与第五章就分别以“S—Pop万岁!”综艺节目与《天冷就回来》为例,探究这两个21世纪的新谣文本如何在商业与创造性之间取得平衡。
因此,本论文上下两篇的内容展现的不仅是一段21世纪的新谣文化的历史叙事,更是展现了新谣文化从70年代末至21世纪的完整的历史叙事,而这段历史叙事的实质内容即是新加坡流行音乐文化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