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末民初时期小说翻译活动十分活跃,大量西方优秀小说被引进到中国。在众多西方作家中,狄更斯尤为引人注目。继林纾翻译狄更斯的五部小说之后,一九一零年,晚清译者陈家麟与薛一谔翻译了狄更斯的巨作Little Dorrit,该作品的翻译开阔了时人的视野,促进了狄更斯作品在中国的译介,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早在20世纪70年代西方翻译研究已经开始呈现一派多元的气象。其中“翻译研究派”的崛起促成了翻译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该学派代表人物勒菲弗尔提出了将翻译纳入文化系统中进行研究,认为翻译即改写。受到意识形态,诗学,赞助人等因素的影响,从而把翻译研究者的视野从语言层面扩展到更广的文化层面。有鉴与此,本文依据安德烈·勒菲弗尔的相关翻译理论,结合晚清时期特殊的历史,政治,文化背景,对薛一谔和陈家麟翻译的狄更斯小说Little Dorrit的中译本《亚媚女士别传》进行个案研究,探讨译作中译者对原文的改写问题,从而使人们不仅能更全面的审视该部译作,而且能更准确地认识翻译,特别是文学翻译。具体说来,本文把薛一谔和陈家麟译作,置于晚清特殊的历史,文化背景当中,通过文本对比,挖掘和分析译者对构成小说三大要素(人物,情节,场景)的改写痕迹。同时,探讨这些改写痕迹之后的的制约性要素。研究人物改写时,作者着力研究两方面的内容:对人物直接描写的改写和间接描写的改写。直接描写方面主要探讨对叙述者措辞的改写。间接描写方面主要研究对人物外貌,行为,语言,及心理描写的改写。情节方面主要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入手。研究小说场景改写时主要研究对自然场景和社会场景的改写。通过分析得出,译文中出现的改写痕迹不是偶然的,是两种文化在特定场合,特定时期斗争与协商的结果,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就《亚媚女士别传》而言,译者主要受到两大要素的制约:译者个人的意识形态因素和晚清主流诗学。译者个人的意识形态因素与特定社会的意识形态因素紧密相连。但译者有主动权,可以接受或拒绝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在诗学方面,由于注重小说的娱乐功能,译者往往注重情节,而对于小说的其他要素不够重视。同时表现在具体的叙事技巧比较单一,倾向于删改原文中与主流诗学不符的表现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