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论文基于“一个提问”,在“两个方面”综述和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上海实际开展了“一个实证研究”,并针对上海城市三个圈层的各自特点,着力研究和解决了“三个问题”,主要形成了“三个创新”,这是本文最根本的研究主线。具体来讲,“一个提问”就是:在都市圈中,中心城市和围绕中心城市的城市体系往往体现出一定的结构特征。比如东京大都市圈呈现“一都三县”的城市体系特征,纽约大都市圈呈现“核心、内环、中环、外环”的城市体系特征。在此基础上,笔者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既然在宏观层面都市圈呈现圈层结构的城市体系,那么微观层面的中心城市是否也呈现圈层结构的形态特征。“两个方面”基础:一是国内外关于都市圈和中心城市的理论综述基础;二是国际主要都市圈中心城市圈层结构的研究。由于大都市圈的中心城市,往往是国际大都市,是具有多层面经济活动的复杂有机体,要想准确把握中心城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深入分析中心城市内部圈层的产业结构、空间布局和功能分工等关键性问题,从而形成大都市圈和大都市圈中心城市互为促进的发展格局和态势,单单从一个城市发展的角度已经很难完成,必须要从国际化大都市和大上海都市圈发展的视角,借鉴大都市圈已经具有的研究基础,站在更高的高度进行大都市圈中心城市相关主要问题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更加有利于问题的展开和深入。“一个实证研究”:在上述基础上,本文结合上海实际,围绕城市圈层结构的划分问题,试图寻找一种科学合理的描绘方法,从而显示上海城市圈层结构的地理形态以及特征特点。本文以大上海都市圈中心城市上海为实证研究的对象,通过构建经济强度指标和聚集强度指标等体系,得出上海城市圈层结构呈现三个圈层的形态特点:分别是60平方公里核心层、600平方公里的中间层和6000平方公里的外层。并在此基础上,对上海三个圈层结构的现状、问题和产业、人口布局等问题进行了展望和论述。“三个问题”:在得出上海城市圈层结构呈现“三层分明”的结构特征的情况下,本文立足于“三个问题”的研究,一是核心圈层一元聚集的理论和实证研究,针对上海核心圈层的楼宇经济发展问题开展了研究;二是外部圈层区县“撤县建区”与苏南城市“撤县建市”体制比较研究;三是结合上海城市“三层分明”的结构特点,针对上海人口布局问题开展了研究。论文的“三个创新”之处主要是:(1)在都市圈理论上。对都市圈理论进行了进一步的梳理和完善,在原来基础上针对中心城市的圈层结构问题,提出大都市圈中心城市圈层结构形成的动力和原因,并从级差地租理论、比较优势理论和都市圈集聚扩散理论进一步分析了中心城市圈层结构的理论基础。同时,通过对国际和大上海都市圈中心城市核心圈层的集聚研究,提出核心圈层进一步高度集聚的主要理论基础。(2)在大上海都市圈中心城市圈层结构实证研究上。本文以实证的方法,通过对上海大都市圈中心城市19个区县主要在地经济指标的考察,在建立数据模型的基础上,对上海大都市圈中心城市圈层构造创新性地进行了界定和描述,得出上海城市圈层结构呈现三个圈层的形态特点,相比以往文献中缺乏定量研究的状况是一个很大的改进。同时,通过对国际主要都市圈中心城市圈层结构的分析,得出了共同的特征和存在的差异,为大上海都市圈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借鉴。(3)在上海外部圈层和苏南城市经济比较研究上。通过对上海外部圈层主要区县和苏南城市经济发展和体制上的比较研究,得出“撤县建市”和“撤县建区”在法律属性和实际管理等方面存在的主要区别,进一步勾画出上海外部圈层发展中所面临的主要体制障碍,并从体制创新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角度,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措施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