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地整理是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必经之路,是我国保护耕地的重要举措。进行科学的时空配置是土地整理的重要环节,它直接关系到土地整治规划是否合理、施工能否顺利进行。农用地整理作为土地整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日渐成为解决我国突出的人地关系矛盾的重要途径,是我国现阶段及未来相当长时期内土地利用及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因此,针对农用地整理时空布局与规划设计进行研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本文以重庆市涪陵区为例,基于GIS的方法与技术,以2009土地利用变更数据中的农用地作为研究对象,对研究区域进行了土地整理的时空布局与规划设计研究。本文主要得出了以下几点主要成果和结论:
(1)采用灰色星座聚类法对涪陵区土地利用程度及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一致的乡镇(街道)进行分区,即将25个乡镇划分为11个分区,然后对各分区进行潜力测算,根据潜力级别将分区划分为高、中、低三个级别,得出整理潜力高的分区主要分布在珍溪镇、百胜镇、江北街道、南沱镇、清溪镇、龙潭镇、蔺市镇、马武镇等区域。
(2)以乡镇(街道)为单位,采用采层分析法(AHP)确定指标的权重,特尔斐(delphi)法对农用地整理适宜程度进行评分,建立了涪陵区农用地整理适宜性评价体系。通过该指标体系计算出各乡镇在各分值的耕地分布数量,以得到的平均分将涪陵区耕地整理的适宜度分为最适宜、一般适宜、勉强适宜和不适宜4个等级。结果表明:最适宜区主要分布在百胜镇、珍溪镇、江北街道、南沱镇、龙潭镇等区域。
(3)以涪陵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为参考,结合潜力分区和适宜性评价结果,将涪陵区农用地整理划分为近期(2010-2013年)、中期(2014-2016年)和远期(2017-2020年)三个阶段,对应的整理规模分别为8919.46、8511.44和4624.36公顷。
(4)利用GIS技术,对百胜镇观音村土地整理项目进行规划设计。在土地平整工程设计方面,以项目区三个典型坡改梯为例,从地统计学的角度出发,结合DEM,对项目区挖填土方量进行分析,计算出项目区坡改梯中土地平整土方量为2855m3:在农田水利工程设计方面,利用ArcGIS的水文分析模块,进行地表水系的分析,计算项目区的集水流域、规划的沟渠汇水面积以及汇流累积量等指标,并以此为依据设计出该项目区内沟渠的规格,分别为0.4m×0.4m、0.5m×0.4m、0.6m×0.4m三种,总计长度为5265m;在田间道路工程设计方面,通过对项目区道路成本栅格进行计算,并利用空间量算分析进行成本权衡,在特定的成本基础上绘制最佳道路,得到项目区可新修道路约5506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