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中国木结构建筑历史悠久,造型丰富、结构独特,是世界建筑的主要类型之一。川渝地区由于优越的森林资源和气候环境留存了大批传统穿斗木结构建筑,其中穿斗式建筑是南方地区传统木结构建筑的典型代表。震害研究表明,穿斗式木结构有独特的抗震优势,但目前对于穿斗式建筑的研究并不完善。且由于岁月增长和病害侵袭,传统穿斗木结构建筑正面临着恶化和逐渐消亡的趋势,亟待深入研究。本文结合四川传统穿斗建筑情况,以典型穿斗木建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木结构建筑历史悠久,造型丰富、结构独特,是世界建筑的主要类型之一。川渝地区由于优越的森林资源和气候环境留存了大批传统穿斗木结构建筑,其中穿斗式建筑是南方地区传统木结构建筑的典型代表。震害研究表明,穿斗式木结构有独特的抗震优势,但目前对于穿斗式建筑的研究并不完善。且由于岁月增长和病害侵袭,传统穿斗木结构建筑正面临着恶化和逐渐消亡的趋势,亟待深入研究。本文结合四川传统穿斗建筑情况,以典型穿斗木建筑桂荷楼为例,进行穿斗建筑营造技术、损伤机理和抗震性能的研究,具体内容和认识如下。基于四川传统穿斗木建筑调研资料,研究发现四川地区穿斗建筑历史久远,建筑类型丰富,建造手法灵活。虽然构件简单,但因地制宜,穿斗架衍生出多种组合,且其结构取材广泛、融合性强,地域特征和地方特色突出。然而,部分传统穿斗建筑由于建造年代较远,设计建造水平差异,使用环境和维护不当,致使材料、结构受到不同程度的老化和残损,埋下病害和安全隐患。基于典型穿斗木建筑武侯祠桂荷楼,对其节点、穿斗木架进行受力推导,建立了等厚单向透榫、等厚单向直榫及穿斗木架的精细化模型,得到了榫卯节点、穿斗木架在拟静力荷载作用下的受力模式和变形特点,分析了榫卯节点和穿斗木架的滞回曲线、等效粘滞阻尼系数、刚度退化曲线,以及穿斗木架节点的滑移规律,揭示了榫卯节点、穿斗木架抗震耗能性能。并对两类节点进行了参数化分析,探究了榫高、榫厚、柱径对其受力性能的影响,提出了相关本构关系。研究表明,等厚单向透榫、等厚单向直榫、穿斗木构架抗震性能良好,等厚单向透榫承载力和耗能稳定性优于直榫,榫高、榫厚对等厚单向透榫的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影响较为明显,等厚单向直榫承载力受榫厚、柱径影响变化较大。穿斗木构架抗震性能优于穿斗木排架,在拟静力荷载作用下,榫头滑移量的规律受构造和位置影响,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基于桂荷楼整体结构,建立了穿斗式木构架整体动力模型,得到了桂荷楼整体结构的模态和振型。对整体模型进行了64种地震工况下的抗震计算,得到了模型的应力应变、扭转、动力响应和薄弱点影响,并进一步分析了结构整体的动力放大系数、相对位移、层间位移角、层间剪力和抗侧刚度。研究发现穿斗木建筑抗震性能好,但整体结构动力响应受地震作用方向影响较大,结构横向和纵向刚度差异对位移响应和扭转影响较明显。此外,减柱造做法会减小地震作用下静力位移差异,但对穿斗木构架的竖向加速度影响明显。本文研究获得桂荷楼榫卯节点和木结构振动反应特性和损伤机理,揭示了榫卯节点、木构架的传力机理、受力破坏模式和抗震耗能性能。本文成果对完善穿斗式木结构的理论体系,促进木结构的加固保护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目的:鉴定新的端粒结合蛋白,探索调控端粒的新机制。在本研究中,我们发现NFRKB(Nuclear Factor Related to Kappa B Binding Protein)是一种新的端粒相关蛋白,并初步探究其端粒相关的生理功能,探究其在正常及肿瘤细胞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和潜在功能。方法:1.发现和鉴定NFRKB为一种端粒结合蛋白: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了200多种核蛋白质的Ch IP-Se
本文以生长中期草鱼为模型,考察全植物蛋白饲粮中添加胍基乙酸对其生长和肌肉品质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并确定在全植物蛋白饲粮中生长中期草鱼胍基乙酸的最适添加量。本试验采用均重为169.46±0.58 g的健康草鱼共计540尾,随机分为6个处理组,每组30尾鱼,并设有3个重复。生长试验为期60天,分别饲喂一组鱼粉饲粮(正对照组)和五组全植物蛋白饲粮,并且在植物蛋白饲粮中胍基乙酸的添加量分别为0(负对照组)、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乡村旅游也在蓬勃发展,出现了一大批乡村旅游示范性村落,这对乡村景观的发展既是契机,也是挑战。本文主要通过研究乡村景观评价的相关文献,并结合实地调查与收集目的地景观评价网络数据,分析了川西地区旅游型村落乡村景观现状与问题,以网络内容分析法为基础,结合其它方法确定了景观评价体系。同时利用内容分析法结合网络数据,对旅游型村落乡村景观感知形象进行了研究,以此来完善乡村景观评价体系,
山茱萸(Corni Fructus)是一种具有补益肝肾和收涩固脱作用的名贵传统药材,在我国栽培和应用历史悠久。传统的中药制剂中常以山茱萸饮片入药,但是饮片存在用量过多,煎煮过程复杂、携带不方便等缺点,严重影响到山茱萸的临床疗效及用药标准。中药配方颗粒的兴起,不仅解决了饮片入药存在的问题,还能在饮片的基础上对药物本身的药性做到最大程度的保留,更具有免煎、服用方便和调制简单等优点。本论文按照《中药配方
小麦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由条形柄锈菌(Puccinia striiformis Westend.f.sp.tritici Erikss.,Pst)引起的气传性真菌寄生病害——条锈病(黄疸病)是小麦最具威胁性的病害之一。在中国麦区,条锈病是造成小麦产量减少和品质劣化最主要的病害。合理利用小麦抗条锈病基因,选育和推广抗条锈病新品种,是防治小麦条锈病最经济、有效和环保的途径。发掘新的条锈病抗性
青藏公路穿越550km生态环境恶劣、地质条件复杂的高原冻土地区,公路沿线发育着融沉、波浪、纵向裂缝等特有的病害,严重影响着公路的安全、舒适运营。青藏高速公路也由于多年冻土地区路基沉降控制技术支撑保障不够至今没有开工建设。路基沉降变形是道路正常运营中的安全隐患,也是寒区工程质量控制难点,学术研究的热点。路基填料和冻土场地对路基沉降变形影响显著,土体不仅工程性质复杂而且其性质的区域性和个性很强,开展青
西蜀名人纪念园林作为重要的地域性园林,既承载着传承西蜀文化的责任,也是人民亲近自然、社交游憩的重要场所,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近年来对西蜀园林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历史人文研究、园林艺术分析、静态的空间量化分析等方面,较少以游人角度对园林空间进行研究。本文研究选取西蜀代表性园林新繁东湖和新都桂湖为研究地,通过问卷调查、网络大数据统计、GPS旅行轨迹和行为注记等方法,对公园中的使用者以及游憩行为进行调查分析
潮汐作为潮控型河口的主要动力因子,对潮控型河口地区的水沙动力过程和地貌演变有重要的作用。长江口北支作为典型的潮控型河口,近年来由于气候变化及北支口附近的圈围、生态修复工程的开展,北支口地区的水动力变化及地形地貌的演变趋于复杂。在新的背景下研究潮控型北支口的水沙动力过程对未来北支口的地貌演变及工程应用有着重要的指导和实践意义。基于2018年4月上旬在北支河口潮滩和河道中放置的三脚架观测系统,以及在河
以近自然森林经营思想为指导,采用林窗干扰的方法,以林窗面积控制为基础,探索随时间的推移,马尾松林窗年龄、面积对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特征的影响。本研究选取长江上游低山丘陵区39年生的马尾松人工林7种不同大小林窗(G1:100 m2、G2:225 m2、G3:400 m2、G4:625 m2、G5:900 m2、G6:1225m2、G7:1600 m2)以及纯林林下为研究对象,林窗形成七年后,以林窗形成
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不断推进,以及“一带一路”、“中巴经济走廊”国家战略提出,以高速铁路、高速公路等为代表的基础设施建设在我国寒区得到迅猛发展,但长期循环荷载作用对于冻土区工程建筑物的动变形特性影响巨大,循环荷载作用加剧建筑物在运营过程中的变形,加大防治难度,只有解决一系列循环荷载作用下冻土力学及其工程结构相互影响的工程实践问题,才可以实现寒区地基上工程结构的耐久性、稳定性和经济合理性。鉴